文丁帆启蒙是启蒙者的悲剧文丁帆王富仁著《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书影噩耗传来,王富仁先生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却反而更加明晰起来了。作为百年来接过鲁迅启蒙火炬的领跑者之一,他的学术研究和传导的启蒙主义价值观延续了四十年,其一生已经无愧了;他与这个世...
文赵园送别富仁文赵园王富仁著《中国的文艺复兴》书影写关于朋辈的纪念文字,在我,是第二篇,前一篇写日本的中岛碧先生。中岛先生长我三岁,是我最亲密的异国友人。写作本文,最先记起的,是与富仁共同度过的1980年代。富仁由山东来北京读博,我已由北大研究生...
文金宏达我们的“读博”岁月——追怀王富仁兄文金宏达本文作者(右)与王富仁读博士时期的合影王富仁著《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书影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猝不及防地遇上新事物,20世纪80年代,我们所遇到的便是“读博”(...
文吴福辉生命因悲哀而庄严——悼富仁文吴福辉上图:1999年8月5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将离别万寿寺而于院中露天召开的一次编委会。左起:王信、王富仁、严家炎,吴福辉那日得富仁不幸消息的时候,我不是吃惊,而是无言,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我觉得世上...
⊙本刊编辑部民族学术的守护者⊙本刊编辑部王富仁先生说:“鲁迅给了我生命,我的生命就是要维护鲁迅文化的价值。维护住鲁迅,就有我自己的存在价值。维护不住鲁迅,我王富仁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而所谓“鲁迅给予的生命”,即是指鲁迅使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文|解玺璋张恨水传选章十一文|解玺璋西游民国二十三年(1934)五月七日,张恨水自北平启程开始西北之行。临行前一晚,中法大学代理校长李润章在北平东兴楼设宴,为即将游历西北的张恨水饯行。张恨水早有游历西北的打算。据《刘半农日记》民国二十三年(193...
文|王谦乾坤大布衣,优然入“草圣”文|王谦17岁考中秀才,25岁中举人,却没有走上朝廷命官的仕宦之路,而是结交革命党,办学办报,开展反清活动,在革命人群中享有“先生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的美誉;后又追随孙中山,历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靖国军...
李一论书绝句·评于右任(1879—1964)李一李一论书绝句·评于右任云烟变灭骨清雄,南帖北碑一径通。想见从心挥洒处,缘坡密竹起清风。于髯翁承关学一脉,敦品励行,早怀用世之志。初则兴学办报,继则追随孙逸仙,肇造共和,与有力焉。历掌审计、监察院,端...
文|王彬温儒敏:澹泊敬诚的问学之道(下)文|王彬总编辑与系主任在学术研究上投入极大精力的同时,温儒敏的行政事务也多了起来。1996年,温儒敏开始担任北大中文系副主任,分管研究生工作期间,大刀阔斧开展改革。为了打破学术壁垒,充分发挥北大多学科的综合...
文|丁亚平一代人的爱与怕——阮玲玉:默片史上的天才演员(上)文|丁亚平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影史上的默片时代,阮玲玉这个名字会首先跳出来。阮玲玉,于90多年前惊鸿一瞥;而无声电影,则在30年代达到辉煌的黄金时期。1985年,北京举行纪念阮玲玉逝世五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