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涓迅父亲的一辈子(下)文|刘涓迅父亲的晚年世界在父亲要拿出上交的“死宝”中,有一样物件被母亲强留下来,便是给我暖被窝的椭圆形的“铜睡宝”。从我有记忆开始,入冬时节每至晚上父亲便将此物放在脸盆中,然后将烧开的水灌入其中,拧紧螺口盖儿,擦干净上...
文|张家康王国维:为伊消得人憔悴文|张家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文|孙秋克徐朔方先生门下访学散记文|孙秋克拜读徐朔方先生的论著后,因崇仰其精深的学术造诣和语言风格,2000年,我申请了省校合作项目访问学者名额,入其门下就学。师从徐先生的愿望得以实现,从西南边陲昆明,来到杭州西溪校园。从师两年余,是我学术生涯的...
文|张梦新忆恩师徐朔方先生文|张梦新自2007年2月17日(农历丙戌年除夕)徐朔方先生离世至今,已经10个年头,但先生的身影却时在脑海。特别是随着自己也从中年步入老年并退休离开讲台,暇时回想以往与先生相处并受教的情景,他的音容笑貌更是清晰地浮现在...
文|赵素文追忆徐朔方先生文|赵素文对于徐朔方先生,我一直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自知学虚识浅,故忝列门墙之下,却兢兢不敢示人,唯恐贻笑大方。哪怕在抬笔此刻,我也不认为自己能有资格为先生的学术和为人阐析些什么。最近缠绵于病榻之际,想起先生生前的一句玩...
文韩卫娟王富仁和基础语文教育文韩卫娟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著《解读语文》书影人们常说,王富仁先生治学有三大领域——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其实,在基础语文教育方面,他同样用力颇深且成就卓著。著名学者潘新和曾这样评价王富仁先生:“...
文孙萌鲁迅改变了我的一生——王富仁先生访谈文孙萌王富仁主要学术著作:《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先驱者的形象》《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现代作家新论》《文化与文艺》《灵魂的挣扎》《历史...
文沈庆利他谱写了人生最壮美的华章——琐忆王富仁先生文沈庆利上图:王富仁与学生合影,1998年摄于北京西山(二排左一为王富仁,前排左一为本文作者)2017年5月2日,是一个需要铭记的日子。当晚7点多,我接到同事李怡和刘勇老师的电话,得知王富仁先生遽...
文刘勇郝思聪浅论王富仁先生学术研究的逻辑力量文刘勇郝思聪王富仁著《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书影从文学史到编撰史,从学术史到接受史,从广告史到编年史,当下的文学研究特别是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充分和成熟的阶段,呈现出完整化、系统化并逐...
文杨联芬“人”与“爱”——王富仁老师印象记文杨联芬王富仁著《古老的回声》书影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博士毕业留校后,做过几年教研室秘书。那些年,高校尚未“争世界一流”,事务不多,我这个秘书的主要任务,一是替教研室主任跑腿做活儿;二是替老师们报销发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