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玮董建华:青丝变皓首的传奇文|余玮上图:董建华银发平头,笑容谦和,性格沉稳,行事低调,这是董建华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任职香港特首期间,素有“好人”之称的董建华带领香港市民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风云变幻、波诡云谲,可谓鞠躬尽瘁。...
文|吴志菲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在香港回归前的较量文|吴志菲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上图:1984年12月19日下午,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英联合声明》签字仪式自1982年始,以邓小平为首的中方代表团与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
⊙本刊编辑部“百多年前的火/全变成/今日的花”——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本刊编辑部香港,这个地处南中国海,西与澳门遥相望,北与深圳相毗邻,总面积只有千余平方公里的岛屿城市,在鸦片战争以降的近代中国,命运可谓跌宕颠沛。从1842年到1898年,...
张晓东笔墨名家张晓东,斋号兼居、谦堂等,1964年8月生于内蒙古察右后旗。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媒体联谊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友好艺术交流院研究员...
文房舒梦认识你自己——评传记电影《丹麦女孩》的女性主义文房舒梦传记电影《丹麦女孩》海报《丹麦女孩》(2015年上映)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一部人物传记影片,由英国导演汤姆·霍伯执导,“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瑞典女演员艾丽西亚·维坎德、“本喵”本·...
文解玺璋张恨水传(选章十二)文解玺璋南迁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居京14载的张恨水,忽然有了南归之意。他在《写作生涯回忆》中写道:“二十二年春,长城之战起。我因为早已解除了《世界日报》的聘约,在北平无事(我在北平后十年来,除了《世界日报》的职...
文|王谦沈曾植:晚清通人之最,近世章草之祖文|王谦说起20世纪20年代,除了时值开天辟地的社会、文化大变革之外,用心于旧时人物的人当会有另一种发现,即:这是文化名人离世的一个高峰期。即便是日寇入侵时期精神压抑到近乎绝望、物质匮乏到粥食难继的三四十...
李一论书绝句·评沈曾植(1850—1922)李一李一论书绝句·评沈曾植博雅弘通意兴遒,东南绝学冠神州。漫将急就追前古,巨笔独推海日楼。沈寐叟学殖淹雅,有通人之目,举凡经史、文字、音韵、训诂、诗法、律令、舆地,莫不精通,旁及梵书道藏,几以乾嘉诸儒之...
文|丁亚平一代人的爱与怕——阮玲玉:默片史上的天才演员(下)文|丁亚平默片时期的身体叙事默片与说话,这似乎是一对矛盾性的表述。但是,默片同样也可以通过无声艺术跟广大世界对话,而从电影技术、艺术的表现力度来说,有时候,是无声胜有声,极具表现力。现存...
文|慕津锋郭沫若致徐迟的一封信文|慕津锋郭沫若致徐迟的信(1960年12月14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徐迟文库”中,有一封1960年12月14日郭沫若写给徐迟的亲笔信。该信被郭老用毛笔书写在中国科学院的信纸之上,郭老的行草俊雅飘逸,笔力爽劲洒脱。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