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建安梅贻琦:寡言的君子文|张建安“月涵寡言,天下皆知”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12月29日生于天津,因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的校长,被清华师生公认为最可尊敬的“终身校长”。他不仅引领清华大学由一个普通大学成为中国一流的大学,还在抗战时期主持西南...
文|余玮赵忠贤:不违初心的“超导”贤才文|余玮赵忠贤,著名超导物理学家,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1941年1月出生于辽宁新民,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超导体材料研究室副主任、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
文|陈羽茜书香燃已尽,唐音韵不绝——记古典文学大家霍松林先生文|陈羽茜2017年2月1日中午,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陕西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霍松林先生在西安驾鹤西归,享年96岁。先生一生致力于文学事业,他在生前曾说:“我这一...
文|慕津锋忆红学大师、“瓜饭楼主”冯其庸先生文|慕津锋上图:冯其庸先生2017年1月22日12时18分,我国著名红学大师冯其庸先生在北京潞河医院逝世,享年93岁。冯先生毕生治学不怠,笔耕不辍;奖掖后进,诲人不倦。其人其学将长留文史。红学大师冯先生...
文|王能宪三谒瓜饭楼文|王能宪2017年1月22日(农历丙申年腊月廿五),我在江西老家突然看到友人的微信——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截屏: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去世!我立即转发了这一消息,并写了如下一段话:“去年1月27日,我去瓜饭楼看望冯其庸先生,时隔一...
文|张庆善回忆冯其庸先生二三事——深切悼念冯其庸先生文|张庆善上图:冯其庸先生2017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中午12点18分,冯其庸先生仙逝,这一天离他的生日只差四天。他是我极为崇敬的师长,是我多年的老领导,也是我走进红学领域的领路人。1...
文|袁学骏我认识的铁凝——从三十年前说起文|袁学骏上图:铁凝有些日子是值得回忆的。30年前的1986年12月9日,我作为石家庄文联主办的刊物《太行文学》的主编,陪同铁凝和她的父亲铁扬到赵县去,听铁凝作了一次精彩的文学讲座。这是一件在当时产生轰动、...
文|王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记铁凝文|王童上图:铁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铁凝生肖属鸡,2017年恰是她的本命年。鸡,从奚从隹,鸟纲雉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是祥瑞之鸟——凤凰的原型,如《山海经》中有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文|崔道怡铁凝永远是美的文|崔道怡上图:铁凝一第一次见铁凝,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这样好的一篇小说,竟然是由这么年轻、这么美的一位女青年写出来的。我没有用美丽来形容她,因为觉得“丽”字对她来说显得有些轻浮。铁凝之美是纯净的、优雅的、沉稳的、庄重的。初...
文|高桦杂记铁凝的点点滴滴文|高桦铁凝与本文作者铁凝与章仲锷一2016年11月,第十届文代会、第九届作代会圆满、成功召开,这是文学艺术界的大喜事。铁凝当选为“两会”的主席,我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记得十年前在第七届作代会上,她当选为作协主席后又喜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