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安廖仲恺与黄埔军校张建安一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下令筹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由于军校设在黄埔,所以习惯上通称为“黄埔军校”。当时广东的粤、滇、桂等系军阀表面上接受孙中山的领导,实际上他们各据防区,把持财政,唯恐革命力量壮大。他们对军...
张家康陈独秀与苏曼殊张家康陈独秀和苏曼殊相识于日本,正所谓风华少年。他们意趣相投,以文相识。苏曼殊其生也短,交友遍于国中,而知己者算来也是屈指可数,陈独秀乃当之无愧。苏曼殊的颓废、浪漫、好学,以及率性而为的诗人气质,给陈独秀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以...
叶胜萍我们四个人的故事叶胜萍四个援藏女学生中秋前夕,相约在上海的同学聚会。自从1978年毕业分手各奔东西以后,有的36年后才第一次见面,岁月的痕迹挂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看着两鬓斑白的你我,大家喜笑颜开,嘘寒问暖,吟诗歌唱,似乎回到了年轻的时代。因为...
林阿绵爱国情怀疾恶如仇——怀念以笔做刀枪的母亲林阿绵2005年,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庄严时刻”,我沉浸在对母亲——一位驰骋在那烽火岁月中、以笔做刀枪的诗人的深切怀念中。母亲刘莹姿,后改名耘之,1909年10月15日(农历)...
蒋豫生校友郭增麟蒋豫生郭增麟任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一秘时的留影已故的我国高级外交官郭增麟(1938-2004)先生,是浙江杭州人——早先那一片属杭县,也是我们塘栖中学(初始校名为“杭县中学”)的老校友。1958年秋,我进校念初一时,他已是高三老大哥了...
程树榛一个被历史遗弃的老人程树榛郭子刚和他的夫人陈葆华清明节前夕,我的内侄(夫人的侄子)从苏北故乡来到北京探望我们。他说是衔命而来:因为他和家人准备为他逝世多年的祖父建立一座墓碑。他说:祖父是一个生平非凡的人,但却被历史遗弃了,我不能数典忘祖,也...
田润民军垦学生连田润民难寻的记忆1999年的秋天,我出差唐山,顺道寻访离那里不远的丰南县柏各庄军垦农场,那是我30年前离开大学以后劳动锻炼的地方。车子进入丰南县境内,沿着记忆中那条公路往前开,可我怎么也找不到当年军垦农场的痕迹。最后找了一位50岁...
陈小卡郑豪的传奇奋斗人生陈小卡渴望改变命运的贫苦少年郑豪于1878年生在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市)乌石村,父母是贫苦农民,生活贫困。但郑豪不同于其他当地同龄的孩子,有着改变自身命运的志向与勇气,天资聪颖,人很机灵。他13岁时,跑到香港去追寻更好的生活...
刘肃勇李宗仁夫人胡友松起落辗转的人生刘肃勇大明星胡蝶的弃女新中国白衣天使因为俊美亮丽,演艺天赋又极好,早在1934年,27岁的胡蝶即在上海被评选为“电影皇后”,顿时成为十里洋场上的大名人,同时更是各路达官贵人或公子哥们的追逐对象。胡友松便是胡蝶同...
李兆忠大匠之缘:张仃与齐白石李兆忠张仃的精神结构中,齐白石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存在,其重要性,相当于张光宇、黄宾虹、毕加索、鲁迅。张仃结识齐白石并拜他为师,是1949年进北京城之后的事。这一年齐白石年近九旬,张仃30出头。白石老人于1957年去世,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