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恩波中国艺术研究院亲如兄长阿果里是我非常敬重的朋友,在50多年的交往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纯朴、亲切与温慈。不过,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说,我从阿果里的言行中体会最深的一点,还是他对中国人民所怀有的那种纯真深挚、始终如一的友情。我是50多年前在...
何希凡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大约三十年前,曾在一个小报上读到一篇中学生写的短文,题目是《壮哉,不死鸟》,内容虽然早已记忆模糊,但“不死鸟”这个意象却长久地吊住了我的胃口。我明知它不过是个比喻,但每当想起它,总是要追寻这世间究竟有没有不死鸟。从古至今,...
梁秉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者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9月15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朱旭,1930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9年5月进入华北大学,在华大三部戏剧科学习戏剧专业并在毕业后进入华...
余玮特约记者方成,原名孙顺潮,广东中山人,著名漫画家、幽默学研究专家。1918年出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化学系。历任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助理研究员、《观察》杂志漫画页主编和特约撰稿人、北京《新民报》(后改为《北京日报》)美术编辑、《...
钟兆云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上图:项南最早勾画蓝图2000年,习近平在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任上撰写了一篇题为《长者风范公仆榜样》的缅怀文章,文中说道:“项南是一位具有长者风范和个人魅力的领导人。我是在1985年组织上调我来福建时,才第一次见到项南……...
萧舒文泉州师范学院这是一个值得台湾音乐界铭记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海峡两岸音乐界共同庆贺的新始。1991年4月11日,在台湾比较音乐学会的邀请下,竹笛演奏家詹永明先生作为音乐界杰出人士,成为两岸恢复交流之后第一位抵台的内地民乐演奏家。在为期一个月的...
宁海天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阮,即“阮咸”,简称为“阮”,起源于秦、汉以古长安为中心的中国西北地区,从魏晋、隋唐至宋元一直是阮的兴旺发展时期,至明清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音乐事业发展迎来了春天,千年古阮也开始了新生。从20世纪50年代...
张振涛中国艺术研究院小仲马拿着自己的成名作《茶花女》向父亲大仲马显摆:“我的代表作一点不次于你的代表作。”大仲马笑着说:“我的代表作就是你!”我向林友仁询问他的代表作时,他也这么笑着回答:“林晨是我的代表作!”认识林友仁,是因为他的女儿林晨。我们...
崔金丽赵倩中国艺术研究院吴钊,1935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世代书香,家族出过不少历史文化名人,在当地很有声望。父亲吴鹤望早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在传统文化艺术领域颇有造诣,精通诗词、书画、古琴、昆曲。母亲知书达理,思想开明。受家庭诗礼文...
乔建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中国音乐历史上,20世纪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百余年间,顺应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转型的历史潮流,几代音乐家上下求索、勤于创造,审慎而又智慧地处理了一次次迎面而来的中—西、古—今、雅—俗等多重关系,目标如一地致力于从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