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月读》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华书局主办,是国内唯一面向党员干部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月刊。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知识、趣味、实用结合,一月一读,循序渐进,知兴替、懂荣辱、强思辨、增才情。
文集访问量: 8535 次
音乐列表
晏建怀司马光居洛阳十年,修《资治通鉴》。由于他的宅子位于陋巷,低矮破败,夏天酷暑难当时,只好在房子下挖一个地下室,穴居期间,寒碜而又另类,被人讥为“穴处者”。他常说自己:“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做官四十余年,待遇丰厚,却始终恶衣菲食,在竞...
缪士宜《淮南子·缪称训》记载:老子曾经求学于商容,商容问:“人是先有牙齿,还是先有舌头?”老子回答:“先有舌头,因为人出生就有舌头,牙齿则后来长出。”此时,商容张开嘴巴,接着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随后,商容又问:“舌...
宋志坚北宋王旦为相时,府上可谓“宾客满堂”。王旦亦藉此“观才之所长”,并不拒人于门外。他有两条不成文的规矩,其一,宾客“无敢以私请”;其二,“其人复来,不见”。有位叫张师德的,偏偏触犯了这第二条规矩,“两诣旦门”,也就毫无例外地吃了闭门羹,“不得...
邸永君兰花,是国人最为喜爱的传统名花之一。其叶长青,花洁雅,味幽香,素有“空谷佳人”“王者香”“香祖”“天下第一香”等美誉。兰生于深山,隐于幽谷,象征着处困厄而不改其操的大德君子、临危难而不移其情的仁人志士。而中国兰文化,是指国人在采兰、养兰、赏...
一小品文是散文之一种。简单地说,小品文是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化的一种杂文。“小品”这个名词,晋代就有了的,但当时所谓“小品”,指的是佛经的简本;直到晚明时代,才有所谓小品文。现代小品文又和晚明小品文不同。现代小品文受西洋essay(随笔)...
张越中国历史上,最令后人难以置评的人物之一,便是五代时期的冯道。赞美他的人说,“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憎恶他的人却说他“不知廉耻”。究竟是什么导致他的一生毁誉难定?原因是他曾历事四姓十君,却一直稳居三公之位。后人在史书中,...
编者按:庄士敦(1874—1938),英国苏格兰人,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外籍老师,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本文选自庄士敦于1933年在布里斯托尔大学所作的题为《儒学与未来的中国》的演讲。虽然时隔八十余年,其观点...
黄仁宇每一民族和每一国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即已创造其独特之风格,系长期累积而成,不容临时制造之凭借。中国历史既与西洋文化汇合,百年来的改造与奋斗也可以用西方科学知识与政治经济思想解释,从今之后,中国是否应放弃传统文化而彻底抄袭西方?在答覆这问题之前...
〔元〕卢挚避炎君频移竹榻,趁新凉懒裹乌纱。柳影中,槐阴下,旋敲冰沉李浮瓜。会受用文章处士家,午梦醒披襟散发。(《疏斋集》)【解读】元代卢挚,号疏斋。他居官显达,学养深厚,在诗、词、曲、文的创作方面均有成就。尤其是散曲,风格清丽,历来评价较高。他的...
〔宋〕周邦彦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清真集》)【解读】周邦彦是北宋著名词人,精通音乐。宋徽宗时,他主管国家最高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