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月读》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华书局主办,是国内唯一面向党员干部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月刊。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知识、趣味、实用结合,一月一读,循序渐进,知兴替、懂荣辱、强思辨、增才情。
文集访问量: 8400 次
音乐列表
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两首诗洋溢着浓浓的新年气息,它们都是作者在新年到来之际写就的佳作。那么“年味”是怎样在诗里体现的呢?这就和中国人过年的风俗密切相关了。前一首提到“爆竹”,传说古人常于正月元旦燃...
陈与义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endprint...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湘军的创立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曾国藩一生留下的著作不多,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曾国藩家书》。此...
在清朝名臣中,康熙时期的陈廷敬政绩不凡。他先后任职于礼部、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部门。针对督抚这样封疆大吏的考核和地方官员的举荐,陈廷敬曾上疏康熙皇帝,说:当今首要之事在于总督巡抚的人选要合格。他们应该不为利欲所动,使自己身正,然后才能管好下属。...
明朝初建之时,鉴于元末政治昏暗的乱象,明太祖朱元璋对官场的不良风气做出了严厉且近乎苛刻的整顿,一时形成了除旧布新的气象,也涌现出了不少勤政爱民的官员。他们为民请命,开导民智,施惠于一方百姓,为明代初年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吴履是一位出身...
彭海涛据史籍记载,中国古代黄帝时设置了百官,尧、舜时就有了对官员的考核。西周时期,提出了“六计”的考核办法,即考察官员的德行是否优,办事能力是否强,是否忠于职守,是否公平公正,是否遵纪守法,是否明辨是非。秦汉时期,考核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秦代确定...
思泉说起空谈误国,很多人会下意识想到西晋清谈亡国的惨痛教训。可悲的是,西晋亡国的教训并没有使清谈之风销声匿迹,后来的精英阶层仍醉心虚诞、不屑世务,高谈有余、治国无术。南梁末期,魏师已将临江陵城下,素好玄谈的梁元帝萧绎仍不慌不忙召集群臣“讲《老子》...
一读为官之德《论语·颜渊篇》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子路篇》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话强调的都是表率作用。“政”,首先就是“端正”,领导干部带头端正了,有谁还敢不端正呢?《论语》中的为官之德,就...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很早就传播到了海外。1.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由于地理毗邻、交通便利,《论语》在西汉时期便传入了朝鲜半岛。今天,韩国人仍然保留着儒家的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比如,韩国每年阴历二月和八月都要在首尔成...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常与《论语》的意义相伴而行。那么,这句话出自谁之口?《论语》这本书真有如此大的作用吗?1.从宋太宗与赵普之间的一段对话说起“我听说你一生所读只有《论语》这部书,果真如此吗?”面对宋太宗的问话,宰相赵普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