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月读》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华书局主办,是国内唯一面向党员干部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月刊。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知识、趣味、实用结合,一月一读,循序渐进,知兴替、懂荣辱、强思辨、增才情。
文集访问量: 8391 次
音乐列表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大意:治理一个有一千乘兵车的国家,应该严肃认真,要守信用,节约财物,爱护官吏,百姓服劳役要在农闲时进行。题解: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德化、礼治的政治理想。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大意:没听说的知识不如听到,听到了不如看到,看到了不如深入了解,深入了解了不如将其去实行。■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汉〕刘向《新序·节士》大意:没有财物叫作贫...
春秋时的晋灵公不行君道。他对国民横征暴敛,用以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他为人荒诞暴虐,常在宫中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行人,以供取乐。一位御厨因烹饪时没把熊掌炖烂,便被晋灵公杀掉,尸体放在筐中,让官女们用车载着经过朝堂。大臣赵盾和士季看到了车中露出的死人手,...
汉武帝刘彻堪称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五十四年,三次大规模抗击匈奴,得以收复失地,御敌于国门之外;他施行“推恩令”,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此外他还凿空西域、创立太学、改太初历、铸五铢钱,在经济文化方面也大有作为。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汉王朝...
中国传统哲学中,知与行的关系历来备受重视。早在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之前,历史上已有许多相关探讨。《尚书》有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子也说:“言知之易,行之难。”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就做足了知与行的功夫。他常向属下虚心问政,...
□刘玉峰赵霞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在位20多年,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开创“开皇之治”,为国家治理奠定了稳定富足的良好局面。但隋炀帝杨广即位后骄奢淫逸,好大喜功,统治残暴,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就葬送了王朝统治,身死、家灭又国亡。隋王朝的迅速覆亡是由隋炀...
□本刊编辑部本期封面图为明代佚名画家《孔子圣迹图》局部,描绘孔子不仕而退修诗书办私学的情景。画面上,孔子端坐,众弟子或向孔子问道,或自由讨论。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在传道授徒和整理文献两方面均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鲁定公寻求治国良策,于是将孔子招到身边辅佐自己。鲁定公不单求教于孔子,也常与孔门贤徒探讨为政得失。有一次谈到驭马问题,鲁定公问颜回说:“先生听说过东野毕很擅长驾驭马车吧?”颜回答道:“可以算是擅长,不过他的马将来一定会跑掉。”鲁...
□王爱军他出使一个国家,却被要求从一个狭窄的侧门进入;当他进入高高的殿堂,却因为“身不满六尺”、其貌不扬被人讽刺“国家无人”。当然,这一切都难不倒他。他是谁?他是春秋时齐国国相晏子——一位不辱使命的外交家。晏子在“交际舞台”如鱼得水,有如下“四不...
□李晓巧中国古代,官员退休称为“致仕”,把官职还给君王。如果官员年老体弱,也可主动申请退休,称为“乞骸骨”,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从周朝起,“大夫七十而致仕”为后来各朝沿用。但明朝破了古制,文武官员六十致仕;至清,参将以下的武官退休年龄,调整到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