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月读》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华书局主办,是国内唯一面向党员干部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月刊。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知识、趣味、实用结合,一月一读,循序渐进,知兴替、懂荣辱、强思辨、增才情。
文集访问量: 9735 次
音乐列表
杨多杰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明]高启《采茶词》2006年,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武...
马军古往今来,贤母多多。为让子孙正心诚意,志存高远,精忠报国,不虚此生,或三迁其舍,或为儿刺字,甚至有尚在孕时,即“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行胎中之教,冀他年之果。其殷殷之心,切切之意,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丽凯歌。在母亲对子女的...
高闰青有人说:“书房是家庭教育的道场。”对此,我感触颇深。我对书房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家里有一个书房,紧靠三面墙壁放着三排书柜,每个书柜里都放满了各种书籍。平日里除了睡觉、做饭,我在家的主要活动区域就是书房。每天早上,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书房阅读...
葛承雍随着两汉书法艺术创作的逐步完善和书法实践的逐步扩大,到魏晋时期,既有丰富内涵又有高度表现力的成熟书法作品不断出现,使书法理论经历了长期、曲折的摸索过程,不断总结升华,终于在魏晋晚期至六朝时被创作出来。书法创作成熟较早而书法理论完备较迟的原因...
王杰中国文化中的民生观直接影响并指导着中国社会的政策主张和施政方略。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是富民裕民利民的经济主张,二是教民化民的教育思想,三是民为政本、执政为民的重民思想。这些思想相互联系,一起构成了传统文化中民生观的主干。一、治国之道,必先...
张九龙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日本因晚唐国内动乱,停派遣唐使,在华的遣唐使也陆续回国。日本留学僧敬龙回程时,唐朝好友、诗人韦庄写下此诗。日本是岛国,往东走就是茫茫无际的太平洋。在古...
《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地《榖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贊”,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晒曰“奏”,袁宏、裴子...
钟岳文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道:“中国于各种学问,唯史学最为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为最发达。”中国史籍范围之广、种类之多、内容之富、材料之详、史料价值之高,是举世罕见的。像《论语》《老子》《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我们耳...
[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①,明朝端午浴芳兰②。流香涨腻满晴川③。彩线轻缠红玉臂④,小符斜挂绿云鬟⑤。佳人相见一千年。(《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卷七)注释:①碧紈(wán):绿色的薄绸。②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习俗,以除毒避秽。③流香:指...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全唐诗》卷二七一)【点评】此诗讲一个花香雨细的夏夜里,一对久别倏逢的表兄弟于薄醉中话旧惜别之事。诗句写来直朴,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