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月读》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华书局主办,是国内唯一面向党员干部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月刊。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知识、趣味、实用结合,一月一读,循序渐进,知兴替、懂荣辱、强思辨、增才情。
文集访问量: 8358 次
音乐列表
张永军年届五十,到了古人所谓的“知命”之年。五十来年的岁月淬炼和得失点拨,让我省悟到“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太执于结果。但是,观诸自己走过的路、经过的事,我却绝不敢说有多少心得更或什么经验—经验应该只...
邱俊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这首《过华清宫》可谓无人不知。在唐朝,南方的荔枝要送到京城长安,靠的便是驿站系统,这也突出了古驿站的一个重要功能:物资运输功能。荔枝这种水果,好吃但非常容易变质。在唐朝,长江三峡一带也有荔枝出产,白居...
桑飞月寓所附近有山峦,山间植被茂密,其间生长着很多蕨类植物。春天到来时,这些蕨会从地下抽出嫩芽,芽多呈棕色,也有绿色和红色的。芽稍卷曲着,如一个个茫然的问号;又如孩童玩具上用于上劲的旋扭,仿佛旋它几下,春天就会哒哒哒地向前跑一阵似的。前年春天,我...
善俊北宋文豪苏轼是出了名的“斜杠青年”(编者注:网络用语,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他的主业是公务员,爱好写诗词、做文章。当然了,他还有很多其他的身份,比如知名美食家、书画家、水利专家等。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非知名医生”。没...
瀛洲海客北宋文学家秦观有诗云:“月旦尝居第一评,立朝风采照公卿。”这里提到的“月旦评”,是东汉末年的一项人物品评与议政活动。每月初一即“月旦”之际,由汝南人许劭及其族兄许靖共同主持。在许氏兄弟的主持下,汝南月旦评发展为汉末最负盛名的人物品评盛会。...
富丽成語“前车之鉴”的字面意思是前面的车子翻倒的教训,被用来比喻可以引以为鉴的往事。“前”在其中完成了由空间方位到时间方位的身份转变,并且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上都跟“后”形成一对相反的概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前”。“前”字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源...
杨多杰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城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宋〕王安石《寄茶与平甫》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生于宋仁宗即位的前一年(1021)。庆历二年(1042)他二十二岁时,就已进士及第。在同时考中的八百三十九人当中,王安石排...
王杰九、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莫做口是心非的两面人政治生活中两面人的突出表现就是修身不真修、信仰不真信,知与行脱节,没有真正“致良知”。《论语》中称左右逢迎的伪善小人为“乡愿”,原文是:“乡愿,德之贼也。”就是指知行脱节、表里不一的人,这些人没有忠...
程应峰綦毋潜,字孝通,虔州(今江西赣州)人,十五岁始游学京都长安,与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等诗家过从甚密,才名盛于当时。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诗风与王维相近,诗境以凸显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为主,多为山水纪游,咏赞...
陈良郑板桥,提起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想到他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没错,郑板桥以文艺见长,正是在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成就使之名垂青史。不过,郑板桥也曾为官十二年,虽然只是小小七品知县,却不乏闪光的亮点。乾隆六年(1741)岁末,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