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诗词评论
《心潮诗词评论》致力于反映当代吟坛的诗词研究、创作、评论的最新成就,主要栏目有“心潮新论”“吟坛撷英”“诗论纵横”“韵海探珠”“百家争鸣”“当代诗话”等,所发文章对诗词创作、欣赏均有很大帮助。
文集访问量: 5922 次
音乐列表
刘立玉欲攀诗峰首学毛公刘立玉怎样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诗人,而能登临诗词的峰巅?有一条捷径:首学毛泽东。一是学他正确的坚守:他注重学以致用,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他有的放矢,服务服从于人民大众、江山社稷。他的坚守,从未间断,从未懈怠,真可谓海枯石烂,初...
宁源声一座美轮美奂的诗歌美学殿堂——李元洛《诗美学》(修订版)漫评宁源声时间,是一切文学作品和学术论著的品质和价值最公正的评论家,也是最可靠的试金石。李元洛先生的《诗美学》,就是一部经受住了时间考验的优秀学术著作。《诗美学》,1987年由江苏文艺...
王国钦让当代诗词与白话新诗和谐发展王国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文学现象,就是当代诗词与白话新诗的此消彼长、同时并存。本文通过对现当代诗词在“现代文学性”“文学经典”“语体形式”“学术压迫”“不宜提倡”“死亡之旅”“不能替代”“艺术...
段维兼容并蓄相生共荣——散议新旧诗的关系段维新诗与旧诗应该是兼容并蓄、相生共荣的。从新旧诗的相互渗透与非均衡发展来看,当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意在打破旧的秩序时,旧体诗就受到冲击、冷落、压制;追求稳定和秩序时,旧体诗就会复兴。新诗打碎字数规整、押韵、...
滕伟明“旧诗”对于新诗的借鉴滕伟明记得《星星》诗刊在1997年发表了周涛的《新诗十三问》一文,对新诗的前途表示忧虑。我在《四川文化报》上进行了评论,认为新诗是舶来品,它拒绝吸收传统文化的乳汁,应是行之不远。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惊奇地发现,新诗并没...
[港]林峰新诗旧诗相辅相成发展初探[港]林峰1916年8月23日,第一首新诗在中国诗坛诞生。一百年前,胡适发表了《蝴蝶》一诗,并于1920年3月收入他的《尝试集》第一编第一首。中国第一首白话诗“蝴蝶”在中华大地悠悠飞起。一百年来,新诗曲曲折折发展...
陈友康当代诗词向新诗学习什么陈友康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组委会决定以“吸取新诗营养,促进当代诗词创作”为主题进行研讨,别具只眼。这是个非常有新意和价值的议题。过去,人们只强调新诗向旧体诗学习,少有人讲旧体诗向新诗学习。旧体诗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杨景龙现当代旧体诗词应该向新诗学习什么杨景龙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对20世纪新诗与古典诗学的关系进行一番简要的梳理。20世纪新诗与古典诗学之间,存在着一脉不断的血缘承传关系。20世纪取得可观创作成就的新诗诗人,大都有着深厚的古典诗学背景和诗艺渊...
莫真宝时空交错与意识流动——以《后七十二家房客》为中心莫真宝独孤食肉兽将西方后现代小说叙事手法娴熟运用于古风和词文体,创作出一批颇有特色的文本。其在固守传统文体轨范与创作手法的基础上锐意开新的气魄,其大量精美绝伦的诗词作品与当前可供车载斗量的诗词...
曾峥独孤食肉兽校园题材诗词选曾峥独孤食肉兽,原名曾峥,湖北武汉人。提出并力倡“现代城市诗词”创作理念,是第一位有意识地反映现代城市生活的旧诗词作者。其创作颠覆传统叙事,多借后现代小说及电影手法消解或重构时空模式。8月8日郊游垂杨影里逐单车,人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