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26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南山2020
  • 九满
  • 孤树
  • chaunzi
  • 混沌虚空
  • 李椿

◆向卫国当代汉语诗歌,从“第三代”起就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格局。在一片繁华的景象背后,诗歌在整体上也许既不像少数诗人所认为的那么伟大和成就非凡,当然也不是像另外一些人所说的一无是处。无论具体的评价如何,诗歌有一个根本的命运却是永远不会变...

浏览全文 阅读(29193)
聂权访谈:九个问题 2023-11-09 08:48

◆向卫国聂权向卫国:聂权兄,我发现关于你的诗歌的评论以及访谈已经不少,想提一点新鲜的问题还真比较困难。我还是先提几个基础性的问题吧。你写诗多年,凭你的认识和经验,你觉得诗歌有没有本质可言?为什么?聂权:诗歌一定是有本质的。近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诗歌...

浏览全文 阅读(29333)
机器诗人及其他 2023-11-09 08:48

◆聂权早晨,朋友圈被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发布诗集的消息刷屏了。我不担心写诗机器人会取代诗人。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真心和真情,机器人不会有;生命阅历,深入骨髓的爱恨情仇、温暖与疼痛,机器人不会有;衷心而生的对他人、对世间万物的尊重和关怀,机器人不...

浏览全文 阅读(29329)
主持人语 2023-11-09 08:48

◆张清华王士强聂权出生于1979年,属于“70后”诗人里最小的一波,从年代叙述的角度,没有赶上更为引人注目的“80后”班车,是有些“吃亏”了。当然,严格意义上诗人都应该是一个个的独立个体,而不应以属于某某“群”或某某“代”为荣。不过,聂权身上的确...

浏览全文 阅读(29309)

◆刘永春张忌的创作数量并不多,但是,他的每篇小说都以沉重厚实的美学风格和直面现实的勇气而显得卓然不群。长篇小说《二人世界》、《公羊》、《出家》,中短篇小说集《海云》、《小京》、《素人》等都引起了一定注意,尤其是后两部长篇获得了非常多的好评,为张忌...

浏览全文 阅读(29466)

◆孙蕴芷一张忌的《出家》,在舒缓平静的笔调之下,流淌着一股精神的逆流,它不断向前奔涌着,又不断地撤回,裹挟着欲望、选择、孤独、焦虑。读《出家》,我们看见的是自己的影子,正如张忌所说:“在写《出家》的时候,我就将自己当成了方泉”,“写完《出家》,我...

浏览全文 阅读(29344)

◆周聪张忌是一位对写作有着清醒认识的作家,早在小说集《海云》的《后记》里,他就对自己的写作保持着高度警惕:“这个集子里,我没有选入评论界反响最好的几个小说,比如《小京》、《夫妻店》等,我是有意这样做的”,并认为“过早地有代表作,不是好事情”,这种...

浏览全文 阅读(29343)

◆樊迎春张忌的小说读来有难得的质朴自然感,没有丝毫西方现代、后现代的炫技,也罕见古典传统的谱系承接,有的是对人物和故事的坦率叙述,对文字和篇章的娴熟建构,当然,更多的是对当下现实的敏感把握,对人心困境的细腻触摸。我们太习惯于用西方/东方、传统/现...

浏览全文 阅读(29315)
主持人语 2023-11-09 08:48

◆马兵从2003年前后开始创作以来,张忌发表作品近百万字,并且相当一部分刊载于《人民文学》、《收获》等权威文学刊物,但直到发表《出家》之前,他并未被评论界认为是“70后”作家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出家》发表后引发的热烈反响改变了这一点,张忌因...

浏览全文 阅读(29271)
文学的用处 2023-11-09 08:48

◆张忌可能每一个作家都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写作有什么用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每个人都不尽相同,而对我来说,写作最大的用处在于它能让我看见真实的自己。佛家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想,写作就是其中的“见自己”。在现实中,很多东西是不能与人...

浏览全文 阅读(2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