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20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谷一
  • 李椿
  • 爱农
  • 孤独玫瑰
  • 易梦
  • 断翼孤蝉

◆罗维斯民国视野下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的区域特征◆罗维斯1940年前后,发生于国统区的“民族形式”论争一直被视为毛泽东同志的相关政治理论构建所引发的讨论。现有研究成果往往将国统区的民族形式论争描述为“在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指...

浏览全文 阅读(25228)

◆谢君兰启蒙对象对白话文学的影响——以《安徽俗话报》与《新青年》为例◆谢君兰清末民初,时局动荡,内忧外患,为了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达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目的,当时的知识分子们本着启蒙的目的置办了很多报纸杂志以启民智。其中,思想革命的先驱陈独秀就曾...

浏览全文 阅读(25282)

◆任冬梅[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专业2010级博士生]一般来说,在“新文学”或者“中国现代文学”的框架下,现实主义文学是主流,幻想类小说基本上被归为细支末流,很少提及,甚至于像不存在一样;但“像不存在”并不等于真的不存在,我们在“民...

浏览全文 阅读(25399)
主持人语 2023-11-09 08:48

◆李怡主持人语◆李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如何能够摆脱对外来学术思潮的依赖,在返回历史场景的过程中确立真正的主体性,这是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的紧迫任务。所幸的是,我执教的北京师范大学与四川大学,均有不少这样的有志之士;就是在博士研究生的阵营中,也涌现了不...

浏览全文 阅读(25288)

◆王庆生杨文军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的回顾与展望——王庆生先生访谈录◆王庆生杨文军杨:王老师,从1958年起参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以下简称“《史稿》”)的编撰工作,到1979年承担“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三卷本的编撰项目,再到1999...

浏览全文 阅读(25270)

◆王士强一意且孤行——论徐江◆王士强我这个战区就一个人一支枪——徐江:《花火集·792》作为诗人的徐江是有争议的,有的人喜欢他有的人不喜欢他,而且不喜欢他的人恐怕还要多于喜欢他的人。“江湖中人”(所谓“诗江湖”果真贴切)谈到徐江,首先想到的往往还...

浏览全文 阅读(25419)

◆王士强徐江“我不为对抗纸老虎而写作,我是真老虎”——徐江访谈录◆王士强徐江王士强:徐江老师,你是在大学期间开始写诗的,你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上大学期间应该说也正是诗歌的好时候,当时大学里的诗歌氛围是怎样的,你是如何与诗歌结缘的?徐江:这...

浏览全文 阅读(25394)
文明进程中的诗歌 2023-11-09 08:48

◆徐江任何一种诗歌都是与文明息息相关的。但它朝向文明的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现时段的汉语诗歌。我不是一个“文明正确论”的持有者,我也知道在诞生了那么多“与文明共进”的伟大作者的人类诗歌史上,还存在着一批对各自时代文明...

浏览全文 阅读(25455)
主持人语 2023-11-09 08:48

◆张清华王士强主持人语◆张清华王士强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徐江是一个诗歌的“肇事者”,他口无遮拦、“惹是生非”,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的诗歌论争和事件,他本人也经常成为一个“话题”。总的看来,徐江代表了一种冒犯的力量,对于90年代诗坛“秩序井...

浏览全文 阅读(25525)
《骚动之秋》简论 2023-11-09 08:48

◆王鹏程《骚动之秋》荣获茅盾文学奖之初,我曾草草翻过,感觉平平。当时就诧异,这样平常乃至平庸的小说竟然摘取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前不久看了胡平先生的文章才豁然明白,《骚动之秋》获奖并不是从艺术水准出发,而是从弘扬主旋律出发,是综合各种因素妥协...

浏览全文 阅读(2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