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面向全国发行的文学类学术期刊。《新文学评论》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新文学评论》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新文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刘醒龙当代文学
文集访问量: 5203 次
音乐列表
◆欧阳光明粗陋的修辞,溃败的“史诗”——也论王火的长篇小说《战争和人》◆欧阳光明一百六十多万字的《战争和人》是王火先生的一部倾力之作,可谓耗尽了他的心血。在作者看来,这部小说有“阳春白雪般的高品位”,是一部“史诗性作品”。小说一经面世,立刻引起了...
◆杨光祖人还是不能写比他高的东西——《白门柳》论◆杨光祖茅盾文学奖已历八届,前后共有38部长篇小说获奖(包括2部荣誉奖),荣膺此奖的作家有37位。历史题材作品有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凌力的《少年天子》、刘斯奋的《白门柳》(第一、二部)、熊...
◆王春林文化的自觉——重读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王春林日前,李建军兄发来邮件,说《新文学评论》杂志要对历届茅盾文学奖进行一番学术的回顾与反思。其中,有关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相关稿件由他来组织。于是,他便想到了我,要我写文章专门谈论一下陈忠实的长...
◆李建军主持人语◆李建军起初,遇春兄希望我来组织几篇文章,谈谈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时,我就颇为踌躇。原因很简单,以我浅见,那些获奖的作品,大多没有什么研究的价值,而阅读没有太大研究价值的作品,对有着成熟鉴赏力的专家学者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刘佑生(本文作者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级高级检察官,中国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国家检察官学院党委书记,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检察官交流中心主任。)导读莫言在人到中年时期来到检察日报社,一干就是十年。他自认为...
◆张灵计划生育(后简称“计生”)是一项挟裹了全中国千万家庭、十数亿人口,并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命伦理思考产生了广泛深刻影响的重大国策。莫言的《蛙》展示了这一政策半个多世纪里走过的实践历程和它对人民的生存和生活造成的影响。《蛙》的内涵远远...
◆张均“来自中国乡村的报告”——兼谈莫言小说遭遇的创作障碍◆张均“来自中国乡村的报告”,借自1988年藤井省三翻译的一部莫言小说日译本的名字。显然,藤井先生将莫言小说当作了中国乡村的真实摹写(当然兼以魔幻手法),这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读解莫言的...
◆张志忠一、莫言创作简述1.莫言的创作道路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县大栏村。莫言出生之后,一直在乡村生活。乡村的贫困,乡村生活的悲凉,是他童年中最重要的心灵记忆。1976年,他非常侥幸地应征入伍,离开了家乡,从此以后,在部...
◆陈骏涛天马行空,脚踩大地——莫言获诺奖感言三题◆陈骏涛迟来的诺奖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从而终结了自有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的112年中,中国本土无人赢得此奖的历史。评委们认为,中国作家莫言的...
◆韩少功文学寻根与文化苏醒——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演讲◆韩少功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很高兴来到华师大,跟在座的青年朋友做一个时间有限的交流。屏幕上有今天晚上讲座的主题——文学寻根与文化苏醒。前不久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关于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