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21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宋家园
  • 混沌虚空
  • 林沐风
  • 谷一
  • pchenf
  • 笑尘埃

6月16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承办的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中国文联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机关各...

浏览全文 阅读(35458)

■刘毅美育受到国内学术界、艺术界与教育界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积累,美育逐渐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成为关乎国民精神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这条“逆袭之路”实则映射的是国家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节节攀升。这正是美育本...

浏览全文 阅读(35490)

■宋修见在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历经千万年演进发展、至今未曾中断或变异的中华文明,其生生不息的内生活力值得我们从诸多学科领域深入探究。尤其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交汇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必要充分认识诸如“天人合一”“刚柔...

浏览全文 阅读(35522)
回到美学,重启美育 2023-11-09 08:48

■刘成纪中国现代美学,自从20世纪初叶一批先贤将它引入中国以来,它的发展过程一直与审美教育相辅相成。美育作为美学理论的实践形态,一方面受美学理论的规约和指导,另一方面也反向检验着美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但从近年来我国的美育实践看,美学与美育原本应有的...

浏览全文 阅读(35462)

5月22日上午,中国文联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理论研讨会是中国文联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

浏览全文 阅读(35442)

■陈池瑜一、《讲话》的历史意义《讲话》发表80年来,指导解放区文艺,影响国统区文艺以及指导新中国的文艺创作与发展,开创了中国现代文艺的新航程,中国文艺创作取得辉煌的成就。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的新发展、新成就,都与《讲话》精神紧密相关。中...

浏览全文 阅读(35388)

■夏潮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地位,为续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篇章添砖加瓦。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文艺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作出的系统性、理论性、战略...

浏览全文 阅读(35421)

■丁国旗“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结论”部分所讲到的五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2022年是《讲话》发表80周年,80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和思考这一问题,对于更好地继承《讲话》的理论遗产,认...

浏览全文 阅读(35419)

■张清民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延安讲话》)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里程碑中的开山之作,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文艺的性质、价值、意义上的理解和认知。《延安讲话》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哲学底色,...

浏览全文 阅读(35391)

■路侃在广阔发展的中国道路中,显著包含了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部分,也是现代中国文艺的崭新开拓。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继承五千年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广纳世界人类文明成果,扎根中国大地,开启了...

浏览全文 阅读(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