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21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宋家园
  • 混沌虚空
  • 林沐风
  • 谷一
  • pchenf
  • 笑尘埃
李德顺 2023-11-09 08:48

1945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铁路工人家庭。自幼好学,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顾问、中国价值...

浏览全文 阅读(35270)

■刘文斌一二程代熙先生在他主编的刊物上,编发过我的一些文章。这不但令我大受鼓舞,而且有形无形地引领了我的学术研究方向,教会我研究学术的方法。不过,拙文遭程先生“枪毙”的也不少。令我动容的是,先生没有一“毙”了事,而总是坦诚而又认真地指出稿件中存在...

浏览全文 阅读(35220)

■岳永逸一1918年8月20日,在写给许寿裳的信中,言及《狂人日记》的主旨时,鲁迅有言:1925年9月2日,在《萨满教的礼教思想》中,周作人写道:图1插画《板桥三娘子》作者:雷玥溪之所以如此,不但是与仙话在近代以来被“迷信”污名化有关,更与孔圣人...

浏览全文 阅读(35248)

■采访人:余亚飞郑小瑛简介: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出生于192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留学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学院。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终身荣誉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指挥系主任,厦门爱乐乐团创团艺术总监。郑小瑛是新中国第一位歌...

浏览全文 阅读(35288)

■张经武范晨琦“共同体美学”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大力倡导并形成一定影响的本土电影理论,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集成性特征。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启发,在借鉴西方“共同体”理论和“共情”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华美学中的“和合”思想、“兴观群怨”说、“...

浏览全文 阅读(35315)

■陈倩一、隐喻性的音乐叙事首先,以音乐来塑造人物形象是新世纪国产悬疑电影经常采用的配乐手法。音乐的不同音色、强弱变化、缓急快慢、风格对比等都能有效地隐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并对后续的故事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寻枪》(陆川,2002)中就有...

浏览全文 阅读(35273)

■蒋述卓揭示潮汕人海外谋生的文化价值选择《平安批》写的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文化与商业现象——侨批。在潮汕方言中,“信”为“批”,到海外谋生创业的华侨不定期地通过“水客”和侨批机构等民间渠道,给家人汇出银信合一的家书,成为“番批”(侨批)。这是华侨华人...

浏览全文 阅读(35287)

■朱锐一、衣服与技术提到技术,人们一般不会想到衣服。然而衣服的确是技术,而且是与火类似、具有原型意义的技术。和其他技术一样,衣服也是用来辅助人类的,本身是自然之外或者非自然的存在。柏拉图曾提到,神在造物的时候,由于一时疏忽,把自然技能如皮毛、力量...

浏览全文 阅读(35268)

■王杰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过程中,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但也非常复杂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阐释,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质规定和理论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在21世纪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

浏览全文 阅读(35178)

■胡大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结合”),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并长期坚持的文艺方针和原则。百年历史实践告诉我们,“结合”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生动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论...

浏览全文 阅读(3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