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化
《文学与文化》创刊于2010年,是以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为宗旨的中文学术刊物,由南开大学陈洪教授担任主编。现为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本刊秉承开发而严谨的学术品格,以深入研究古今中外文学为核心主旨,同时注重突出文学与文化的关联性。创刊后,刊物得到了诸多学界同仁的鼎力支持,海内外众多文学文化研究者不断赐稿,多篇文章为《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所节录或转载,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文集访问量: 5772 次
音乐列表
范丽娟女性的崛起与中英浪漫主义女性诗学构建*范丽娟内容提要: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梳理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和中国“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崛起的历史背景,对比阐释两国女性创作的书写形式与表现主题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浪漫主义的人文精神渗透和民主思想关爱为女性大众...
罗维斯文化视角精英的离散与困守——《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绅缙世界罗维斯《霜叶红似二月花》以民国初年江南绅缙的日常生活圆融地展现地方社会政治、经济转型中的微妙变化。小说中,随着土地经营、高利贷和商业贸易占绅缙阶层收入权重的增大,绅缙在管理地方事务时为...
刘运峰董仕衍创作现场与传播流变——《骆驼祥子》文本变异初探刘运峰董仕衍对比老舍的《骆驼祥子》手稿与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修订重版的《骆驼祥子》可以发现,二者存在较大的文本差异,这种差异深入到了文本的局部环境,通过对细节内容的删削、修改,实现了对...
赵为娅胡翠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意象主义在早期中国新诗中的理论旅行赵为娅胡翠娥内容提要:本文在肯定美国意象主义新诗运动对中国新诗的影响的前提下,以爱德华·赛义德(EdwardSaid)的理论旅行为基础,并结合美国意象主义的特点及宗旨,考察美...
简政珍诗学与词学当代诗中转喻接续性与意象产生的关系简政珍内容提要:雅克慎曾经在其著名的“语言双极”的论述中,谈到一般人在诗作的诗学探讨上,大都忽视转喻的功能。受到雅克慎如此的感叹与启发,本文拟以转喻的接续性探讨诗意象的产生。本文将探讨时间接续性中...
张学正文化视角还原一个本真的孙犁张学正本文以孙犁六十年的创作历程为线索,论述了孙犁由激情到幻灭的重大心态变化,并对他晚年出现幻灭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作者围绕晚年孙犁评价上存在的分岐,以及晚年孙犁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晚...
陈洪文化视角不同文学书写中的中华琴文化陈洪中华精神文化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在“琴、棋、书、画”之中。在两三千年的音乐活动中,琴渐渐具有了超出一种乐器本身的文化蕴涵。其核心部分当属对恬淡冲和境界的向往,对知音的渴望,对人格的坚守,这较多通过士人的诗文表...
胡继华解构的“文字课”——德里达与汉字文化体系*胡继华内容提要:德里达反思希腊-希伯来传统语境下言语对文字的压制与驱逐,在东方学幻象系统之中对汉字文化展开了想象,并把这一系统纳入到解构逻各斯中心论的谋划中。他怀着这种“对不可能性的激情”,试图面遇...
[美]BriankleG.Chang(张正平)著杨宇静译文化研究论手指与物:开场白[美]BriankleG.Chang(张正平)著杨宇静译内容提要:眼睛为我们带来一个形象化的世界,而手和手指不像眼睛,它们使我们直接接触世界万物。手和手指直接接触万...
张昊苏红学与“e考据”的“二重奏”——读黄一农《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张昊苏内容提要:黄一农先生的《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运用“e考据”方法考证红学史的若干重要问题,并进而提出用“e考据”推动红学史乃至文史研究范式转换的观点,在材料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