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6855 次
音乐列表
李翠芳一、多元维度的文学建构世界性的文化发展趋势证明:多元的差异性的文化结构才能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民族文学》是我国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其创刊对于多民族的中国文学概念而言,是一种建构性的文化策略和构想。由此,一直被遮蔽的隐形的边缘文化...
樊保玲一、“强大的”读者对《人民文学》的影响《人民文学》非常重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最初《人民文学》开设了“读者中来”的栏目,从1955年2月号,又增设了“作者读者编者”的栏目,而后意识到了读者的重要性,将此栏目改为“读者作者编者”,到了1958年...
徐兆淮如果说,文学期刊如林,作家作品如潮,乃是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的一道亮丽的景观,那么,创造这道景观、组成作家队伍的主力军,便是一批“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创办于新时期的《钟山》杂志正是以这批作家为主,组建成刊物蔚为壮观的作家队伍的。然而,...
赵兴红女人,作为女性面对男性,作为妻子承担义务,作为母亲生儿育女,女人所承受的生理之痛在一般意义上要远远多于、大于男性。然而女人最不能承受的痛苦,不是生理之痛,而是精神之痛。修白的女性小说,从女性本体视角出发,她的写作视角既不同于传统的呼唤男女平...
汪政晓华在进入葛芳的小说之前,我们先阅读了她的散文集《空庭》,由于文体的规范,散文因其非虚构而能真实地让作家敞开自我,从而使读者能更多地捕捉到写作者的许多秘密。正如葛芳自己所言:“散文在我的观念里,也许更能直接体现出与现实短兵相接的对抗。在孤独和...
申霞艳寓言叙事与人类历史如影随形。20世纪以前,寓言叙事的象征阐释系统是传统的、确定的,20世纪以来,叙事的现代转型以及现代性的复杂使其象征阐释系统也变得多元和不稳定。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使现代性叙事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问题,现代性想象不仅持...
宋炳辉王蒙卓越的语言才华,读者可以从其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批评文字中一眼看出,生活中的王蒙同样能说会道,口若悬河。但在2009年6月,他的另一种滔滔不绝,却还是让旁边的人惊诧不已。6月29日,王蒙与铁凝、陈建功、阿来、舒婷、刘醒龙、迟子建、谢...
王德威从一九八一年出版《雨,沙沙沙》到现在,王安忆的创作已经超过三十年。这三十年来中国文坛变化巨大,与她同时崛起的同辈作家有的转行歇业,有的一再重复,真正坚持写作的寥寥无几。像王安忆这样孜孜矻矻不时推出新作,而且品质保证,简直就是“劳动模范”。骨...
奚密1951年,当博尔赫斯的作品被他的同胞指责缺乏地方色彩时,他写了一篇名为《阿根廷作家与传统》的文章作为回应。文中提及穆罕默德时,他说:“在《可兰经》这部伟大的阿拉伯经典中,并没有出现过骆驼”,因为“[穆罕默德]知道他即使不提骆驼也依然是阿拉伯...
董健口述高子文整理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艺术上低劣,思想上谬误,它所宣扬的那一套“秦家店”核心价值,是对抗全人类普世价值的,在当今具有极强烈的反动性。我曾在《扬子江评论》、《炎黄春秋》、《文学报》发表言论,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