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6849 次
音乐列表
贾想一、男频小说的游戏化在网络文学研究当中,性别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性别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性别的视角(sex),从解剖学意义上区分男性和女性;二是社会性别(gender)的视角,从社会文化建构的意义上理解两性的差异。①在性别研究的视角下...
陈艳女扮男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从祝英台到花木兰,从唐传奇到“三言二拍”、明清弹词小说,女扮男装的故事层出不穷。这些故事的流传,表明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想象有溢出传统叙事的部分,而关于它们所内涵的女性意识及性别问题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到了当下...
张伟劼出版于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包括《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和《三体Ⅲ·死神永生》,合称“地球往事”三部曲)不仅是中国当代科幻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随着其英文版的热销,国际科幻文学界的高度认可——作者在20...
梁余晶中国文学的外译与海外传播,即“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是中国文学界与学术界长期以来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家文化政策的导向,该问题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在各种文化与学术会议上频频出现。关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外译与传播情况,目前国内已有海岸...
乔艳几年前,笔者曾就贾平凹作品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撰文,文章主要关注2011年之前贾平凹作品在英、法、德等多个语种中的翻译,并重点考察了英语世界中的接受情况。这篇文章提到,贾平凹作品在英语中的翻译并不多,除了散见于各类选集中的短篇和散文以外,长篇小...
李平艳贾平凹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截至2021年12月,已有17部长篇小说出版,其中6部被英译。《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卫报》(TheGuardian)曾多次推介其作品英译本...
邵璐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背景下,讨论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的历史、现状、机制、特征和问题,从不同视角深入分析其译介模式和策略,探寻重要翻译家及其翻译模式,调查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经验与教训、机遇与挑...
荆亚平帕慕克在谈及“我们阅读小说的时候,意识和心灵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时,曾有过一段诗意的描述:“我在年轻的时候阅读小说时,有时内心会出现一片宽广、深远而又宁静的景观,有时光线暗淡下去,黑白分明并且相互分离,各种阴影在其中涌动。有时候,我惊诧地感...
张燕玲在八十年代的广西文坛,传诵着一个文学神童:梧州市出了个黄咏梅。说她10岁开始发表诗歌,17岁出版第一部诗集《少女的憧憬》,在《诗刊》《星星》《散文》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边地广西人能在这些名刊发表作品,很不简单,况且小小年纪。那是一个文化...
黄咏梅作为一个以短篇小说创作为主的作家,我最怕在读书分享会上听到读者问:“你这个故事是讲什么的?”如何用三言两语复述自己写的小说,我至今依旧觉得困难,生怕讲出来都会令人丧失阅读的兴趣。所以,我认为,短篇小说最好是让读者去读,而不是去讲。这不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