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67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芳草斜阳时
  • 孟冰
  • 混沌虚空
  • 芳踪
  • 断翼孤蝉
  • 胡谈

林锋“六经皆史”可谓章学诚学说中最受关注,却也争议最大的论题。百年来有关章氏的分歧,绝大部分都集矢于斯。推究其中缘由,研究者的理论兴趣和视角无疑有推波助澜之效,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六经皆史”在章学诚思想体系里的地位。作为章氏晚年定论,“六经皆...

浏览全文 阅读(22866)

孙兴义在《诗经》学领域中,较早明确提出将《诗》作为“诗”来读的学者,是南宋的朱熹,他说:“读《诗》,且只将做今人做底诗看。”现代的闻一多先生也号召“用‘诗’的眼光读《诗经》”。但什么是“今人做底诗”“‘诗’的眼光”,在他们那里均未得到明确的阐释。...

浏览全文 阅读(23023)

陶礼天梅师的这部《魏晋南北朝诗论史》,原为合著《中国诗论史》中的第二编,因为相对独立完整,而且除词学研究外,梅师对中国文论的研究主要为中古诗学,毕生心血所得,集萃于斯。是故梅师生前,我们都建议他将之辑出单独出版。可以说,这部《魏晋南北朝诗论史》乃...

浏览全文 阅读(23450)

魏伯河二十世纪兴起的龙学热,催生了数以千计的论文和数以百计的专著,自然也造就了一大批龙学专家,形成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但存在的问题也着实不少。例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择其一点无限引申,以致远离文本实际,背离刘勰原意,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

浏览全文 阅读(23734)

[美]林中明一、释题(一)综核群伦,识犹未逮《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博通诸子,系统井然,文字典雅,博学深究中西文论的学者,咸以为此书是古今中外文论中的经典之作。然而雷打高树,风撼大楼,一些近代学者,在反抗传统国学框架之余,对于《文心雕龙》的权威难免...

浏览全文 阅读(23986)

赵亦雅作为一位富有影响力的当代学者,杨义先生的著作总是能在学界引起一番不小的震动。他早年从鲁迅研究出发,进而“十年磨一剑”地写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之后转入古典文学领域,上溯现代小说的源头,写出《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国诗学后...

浏览全文 阅读(24219)

戚良德最早对近世“龙学”的历史开展认真研究和总结的乃是牟世金先生。他在四万余言的《“龙学”七十年概观》一文中,把自黄侃以来的“龙学”分为“诞生、发展和兴盛三个时期”,认为“从1914到1949年的三十六年,可说是龙学的诞生时期”,“1950至19...

浏览全文 阅读(24461)

[意大利]兰珊德著戚悦译在公元六世纪初年,刘勰这位默默无闻的作家、僧人以及佛经翻译家,凭借大胆的计策,成功地将自己最新、最珍视的作品献给著名学者和显赫政客沈约翻阅根据刘勰的传记记载,刘勰无法接触到沈约及以朝廷为中心的文人圈子,于是他就在沈约的住处...

浏览全文 阅读(24587)
编 后 记 2023-11-09 08:48

不经意间,《中国文论》出到了第四辑,而且似乎形成了自己的一点特色。中国大陆的期刊杂志很多,近年来,以书代刊的丛刊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以中国古代文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刊物还寥寥无几。最早创办的是《古代文学理论研究》,随后有《文心雕龙学刊》(后更名...

浏览全文 阅读(24794)

张灯经过二十余年的苦研苦耕,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拙书《文心雕龙译注疏辨》的繁体字本不久前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付梓面世了。至此,我确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它是我后半辈子耗尽心血得来的学术成果。这些年来,除偶然也不得不写一点怀人的、应景的文字外,...

浏览全文 阅读(2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