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95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宁星
  • 香灵儿
  • 辽宁王忠新
  • 谢汝茉
  • 孤树
  • 林沐风
通感在体验设计 2023-11-09 08:48

孙宁娜樊尚冰一、通感通感,也称“移觉”,主要指借助联想,使不同感官之间转换表达,以感觉表达感觉。其最早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应用于语言学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支撑。进入新时代,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研究,并伴随生物学领域的实验研究,为通感...

浏览全文 阅读(38664)

纪维剑张平俗话说:悲喜两重天。悲、喜是人类最为基本的、呈现两极性的两种情感。与喜情相比较,悲情似乎更具有宿命性和根本性。因此,各种艺术对于悲情的表现更为普遍,更为深刻,其效果往往也更感人至深。由悲情转换而来的审美快感,更为深沉,更为痛彻。中华民族...

浏览全文 阅读(38637)
《孟姜女》两大歌系 2023-11-09 08:48

王百灵陈玉琛一、孟姜女故事的源头及其在齐地的流传孟姜女的故事是一个有历史记载的民间传说,它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据史书记载,孟姜女的故事,源于“齐侯袭莒”的史实。始见于《左传·齐侯袭莒·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齐庄...

浏览全文 阅读(38646)
《群山之巅》: 2023-11-09 08:48

王艳荣21世纪以来,风起云涌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激烈碰撞的多元文化和人伦世情,在作家的笔下得以精微的呈现。这些作品在为社会历史、人生经历存照留念的同时,也为文学提供了讲述故事的独特经验。毋庸置疑,日新月异的现代传媒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文化...

浏览全文 阅读(38567)

李莹威廉·赫士列特(WilliamHazlitt)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为重要的散文家、批评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涉猎广泛、文风犀利、富于论辩色彩的散文,在题材和风格等方面均独树一帜。赫士列特的莎士比亚评论站在浪漫主义的立场上,反对古典主义,在世界莎...

浏览全文 阅读(38508)

周建平有学者说:“—个时代的文化总是最大量、最集中、最具体地反映在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纵观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市场化进程,的确如此。为商界小说的现代性诉求提供了时代的内在需求与契机的无疑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段历程的同步叙述者商界小说也就成为市场经...

浏览全文 阅读(38489)

沈穷竹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之中,贾平凹可算是一位既实力雄建而又勤勉多产的作家。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贾平凹的创作热情更是空前地高涨,呈现出井喷之势,从《怀念狼》《高老庄》《高兴》《秦腔》到《古炉》,尤其在2014与2015这两年,连续两部高水平的巨著《带...

浏览全文 阅读(38469)

刘艳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即时性的文学批评几乎构成了当代文学研究的全部,我们做当代文学研究史料整理与梳理工作的学者对此恐怕感受尤深。80年代文学批评的繁荣,也培养了一批青年批评家,这些人多数都在我们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作协系统。随着当代文学时...

浏览全文 阅读(38490)

季红真莫言质朴瑰丽的大地诗学如一个引力强大的心灵磁场,把神话、历史、现实与人生、人性、生与死等所有文学的母题,都吸纳进自己丰沛的想象世界中。其中,生殖的叙事是居于这个心灵磁场中心的核心故事,从他挖出高密东北乡的第一锨土开始,到登上瑞典皇家文学院的...

浏览全文 阅读(38480)

江弱水一、公开的秘密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语言的声音往往与特定的心情或物性挂钩,而其极致的表现当然是在诗里。中国新诗史上,学者们最集中也最有效的讨论,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吴世昌的《诗与语音》(1933)和梁宗岱的《论诗》(1931),到罗念...

浏览全文 阅读(3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