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争鸣
《文艺争鸣》文艺评论刊物。旨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表文艺界众家之谈,讨论当今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文艺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读者对象为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
文集访问量: 6987 次
音乐列表
王春林岁月更替,时光荏苒,仿佛一眨眼之间,2013年就将成为过去。回顾这一年的中国文学创作,依然有很多中国作家把他们的写作精力投注到了长篇小说之中,长篇小说第一文体的地位依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在这一自然年度,出现了一批值得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优秀长...
陈超张婷考察新时期的中国文学,义学反现代意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从更宽泛的范围来看,“现代化与反现代思潮间的冲突正好代表着人性与非人性的冲突,不易消解。近两百年来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上的各种思潮多多少少带有这种冲突的迹象”。事实也存于,自20世...
朱国华批判美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从1980年代至今,也已经有了30多个年头。我们自然指望,在人文学科领域里面我们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师夷长技以制夷”,借助于他山之石,我们可以开采出自己的宝玉,我们的美学理论虽然从他们那里而来,但是能够自成一格,也...
武兆雨洪子诚先生在《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提到包括文学机构、文学报刊,写作、出版、传播、阅读、评价等环节的文学生产机制和文学生产方式问题,认为在当代这一部分的研究并未得到有学术深度的开展。当代文学史是充满复杂形态的发展过程,文学是作家:作品和读者(包...
辛晓玲何其芳前期的散文,风格华美典雅,意境空灵精致。方敬曾这样评论:“无论从思想感情或者艺术表现来看,同他的诗都很相似——他的早期散文,有些可以说是不分行的诗或者散文诗,也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在众说纷纭中,何其芳的散文似乎徘徊于“诗”与“文”的边...
王莉在中国刚刚开启现代性历程的20世纪之初,鲁迅就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立人”以“立国”的现代性构想,“立人”是这个构想的逻辑基点。“立人”以个体为中心,强调摆脱对他者的依赖,同时拒绝为他者牺牲。敏锐地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上过度...
苏奎解放战争初期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对中国的乡村社会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在革命风暴的携裹之下,乡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被阶级斗争话语所否定;血缘和地缘不再是维系乡村社会的主要纽带,阶级划分模式把乡村变成了敌我分明...
李遇春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旧体诗词”或者说“旧诗”的概念是与“新诗”的概念同步产生的,二者如影随形,又如孪生兄弟,谁也少不了谁。没有“新诗”也就没有所谓“旧诗”,没有“旧诗”当然也就无所谓“新诗”。今天写“旧诗”的人都不喜欢这个名号,仿佛一沾了...
李继凯李徽昭20世纪前,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与“美术”概念尚未成型,作为职业的“作家”“美术家”也模糊不清,20世纪之交,在各种革命及思潮的推动下,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西方及日本外来文化裹挟着各种新观念、新思想、新文化进入中国,几经周折,“...
2013年5月16日至17日,由《文艺争鸣》杂志社主办的“个体文学史写作学术研讨会”在长春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