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98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陈社昌
  • 千云若丝
  • 辽宁王忠新
  • 林沐风
  • 岚若西谷
  • 蓝欧
诗歌的好故事…… 2023-11-09 08:48

颜炼军绪论对诗人张枣诗歌的认识,也许才刚刚开始。随着当代中国现实运转、文明进程和诗歌写作等诸方面困难的深化,我们也许会回头认真继承和反思这位诗人留下的诗歌遗产。他几乎是汉语新诗诞生以来写得最少的诗人,在他身上,浪费成为一种以少胜多的抒情聚变能量;...

浏览全文 阅读(34858)

韩晓芹流变,指的是新时期读者审美意识的流变;重构,指的是新时期文学秩序的重构;它们是新时期被误读的丁玲置身其中的重要文学、文化背景。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极富争议的一位作家,在现代文学转型的各个关键时期,她的姿态和声音都那么凸显,并且招致的并...

浏览全文 阅读(34807)

张涛1993年,《废都》在《十月》杂志连载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首印50万册。一时间《十月》杂志也“成了最抢手的杂志”,“小书摊上的《废都》有的超出定价卖到了十四、五块。文学圈子里人见面也都多谈的是看没看《废都》,怎么看《废都》。”即便是在文人圈...

浏览全文 阅读(34835)

陈剑晖一、由悼念邓正来的文章说起今年三四月间,不少读者心中的“哲学散文家”周国平再度引发热议,起因是一篇怀念好友邓正来的“悼优秀的人”。“不是周国平,我不会写,是周国平,别人也写不出”,还坦言邓正来主张周国平的太太打掉肚里的孩子,理由是“国平应当...

浏览全文 阅读(34951)

朱寿桐近些年,我们一直倡言,以汉语新文学涵盖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澳文学以及海外华文文学,因为以汉语承载的新文学是围绕着现代汉语构建的一个文化整体,体现的是一个以五四新文化为宏大背景和精神内涵的伟大传统,无论这样的文学产生在中国大陆还是在台港澳地区...

浏览全文 阅读(34939)

张清华假如我们把1980年代“走向世界”的冲动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次身份自觉,将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看作是第一次“目标焦虑”的话,那么发明“中国经验”这一词语和对讲述“中国故事”的强调,则可以看作是第二次身份自觉与角色焦虑。这一焦虑事实上在莫言获...

浏览全文 阅读(34887)
另一种友情批评 2023-11-09 08:48

董发有说起友情批评,文化圈的人都不陌生,无非是为了友情两肋插刀,给人抬轿子,只许说好话,不许砸场子。时下确实有一些专吃“××饭”的批评家,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跟踪”一位或几位作家,只要一有新作,必定表态,只要一有不同意见,必定誓死捍卫,心甘情愿地成...

浏览全文 阅读(34853)

王宝强潘天寿美术教育思想中最为突出的精神品格,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思想。这是他对于艺术、教育、人生之关系、文化与民族精神、思想与实践之关系所把持的态度与立场,是他对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人文精神的现代弘扬。不论在什么时候,通过艺术创作与教育实...

浏览全文 阅读(34906)

刘立策当代艺术,除了可以按“当下”这个时间界定外,另一种本质意义的界定是指艺术作品是否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是否具有质疑现实、警醒世人的先锋性。就后一种定义而言,当代艺术的先锋性注定了它与大多数人审美需求的错位,它必定走在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之前,否...

浏览全文 阅读(34902)
论绘画意象的生成 2023-11-09 08:48

李烜峰在对绘画意象的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了绘画意象完全是老庄哲学及魏晋玄学在造型艺术领域里的集中反映。我们且先了解一下意象的源起。《易传·系辞传》中提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就是说,天意幽深...

浏览全文 阅读(34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