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争鸣
《文艺争鸣》文艺评论刊物。旨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表文艺界众家之谈,讨论当今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文艺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读者对象为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
文集访问量: 6986 次
音乐列表
孙绍振俄国形式主义,美国新批评倡言文学的感染力并不来自审美情志,而是来自语言。俄国形式主义主张来自语言的“陌生化”,而新批评则认为来自语言的“反讽”“悖论”等。这就是20世纪西方文论所谓文学语言转化的发端。对传统文学审美价值论,带有根本性的挑战,...
李春杰礼崩乐坏,天地玄黄,“五四”注定要是一个破坏与构建并驱、绝望与理想相伴的时代。承晚清之遗风,启蒙终于得以在现代中国呱呱坠地。中国的启蒙历程可以大致分为:戊戌变法——启蒙主体的觉醒;三界革命——启蒙文学的预演;走向五四——启蒙的现代生成。现代...
薄守生一、引言:“语言学”和“‘文学学”“语言学”和“‘文学学”隔膜很深,“‘文学学”和“语言学”距离很远。近代科学以来,学科分化越来越精密,“语言学”和“‘文学学”渐行渐远。大约是术业有专攻的缘故,学问越“大”往往其研究就越假,研究越“精”常常...
汪卫东(一)文化本位意识——90年代以来人文纷争背后的一致性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人文思想界的一个分水岭。80年代,改革意识形态需要人文知识分子的参与,人文意识形态因此获得了一定的话语空间,并与政治意识形态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共同参与、推动了80...
逄增玉一满映的全称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1937年8月2日正式建立于伪满洲国首都“新京”(长春),其前身是侵占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支持成立的“满洲电影国策研究会”。满映成立的目的无疑是为日本侵占东北和统治伪满洲国,即为殖民主义的国策服务的文...
沈杏培毕飞宇时间:2013年12月19日下午地点:江苏南京毕飞宇家中一、文学批评和作家的关系沈杏培:毕老师您好,我发现,在当代作家当中,您是一个非常喜欢和批评家和读者进行交流的作家,从专业性的访谈来看,您跟汪政老师、姜广平、张莉、张钧、黄念欣都有...
沈杏培2013年的冬季,阳光、微笑着的毕飞宇就是准五十的人了。岁月似乎在他俊朗的脸庞上没有镌刻下太多的沧桑和印记。他依然高大挺拔,短发矗立,喜欢在烟雾缭绕中思想。毕飞宇的笑靥常带一丝狡黠之气,在他讲话或发言时连同他的智慧和清朗一起扑面而来。当我试...
魏华莹自新时期登上创作舞台,王安忆始终是当代最具创作实力和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她的著述文字散见于多种报刊、杂志,其中《本次列车终点》《流逝》《小鲍庄》等获得全国中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发廊情话》获2005年鲁迅文学短篇小说奖...
胡红英王安忆完成于1993年6月的中篇小说《香港的情与爱》,将一个以香港为故事背景的“钱与色”交易的故事讲述为一个颇感人的“情与爱”的故事,如多数读者的感受——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构成了对话关系,事实上建构了一个新版世俗传奇。这个新世俗传奇完成...
斯炎伟创作上变化无常,已使读者对王安忆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不善社会活动,不喜抛头露面接受媒体采访或在公众场合演讲,则让王安忆的生活也多了几分神秘。如此安静而自足的生存状态,王安忆自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作支撑。有挚友称王安忆是一位“纯粹精神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