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争鸣
《文艺争鸣》文艺评论刊物。旨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表文艺界众家之谈,讨论当今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文艺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读者对象为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
文集访问量: 6974 次
音乐列表
陆炜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一大批富有现代意识的主要是新编古代戏的戏曲佳作推出以后,戏剧理论家、戏剧史家应该意识到一个事实:从50年代推出“戏改”成果开始,到这一大批佳作,已经构成了一个坚实可观的作品现实,从数量到质量都称得起是一个戏曲时代。戏曲的现代...
张昭兵三十几篇似乎杂乱无章堆在一起的文章,话题各异,但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问题:“制度性”。郜元宝批评陈丹燕时用了一个有意味的词——“制度性想象”。这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说法,在字面意义相互排斥的结合中显出独到的发现,即挑开云山雾罩的想象的面纱,露出制度...
黄江苏2004年,郜元宝曾经尝试着在自序当中系统地梳理、总结自己所走过的学术道路,其实也就是在辨明目下和接着走的道路,在这篇自序的末尾处写到:“我想我以后大概只能做一个专门寻找作家的败笔,并且从败笔中拷问他们的诚实和判断他们的才能的令人讨厌的苛评...
王军君什么是理想的文学批评?批评家郜元宝在《请神容易送神难》中说“正常的‘骂和‘捧”“就是理想的批评”,也“确实道出了批评工作的两项内容”。那么当下的文学批评理想呢?不尽然。因为大多批评家们往往只热衷于做“捧其当所捧”的作业,却有意无意地鄙薄“骂...
金理“文化恐吓”中的奴役梁任公先生留下的那些“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的文字,世多以为诟病,但其中实不乏诚恳而可爱的自剖,值得人记取,比如以下这段:“壬寅、癸卯间,译述之业特盛,定期出版之杂志不下数十种。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数家。新思想之输入,...
周立民翻开《小批判集》的目录,我先是一愣:这算什么书?论文集?不像,杂七杂八的文章似乎很多;随笔集?这里分明又有作者很多气势宏伟的论文。看看开篇的两文:《想知堂遇见茅台》、《节后谈吃》,拉拉杂杂,似乎是应景文章,大概没有几位学者有勇气把这样的文章...
王嘉良1920年代初、中期,在浙东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曾以此地为作家诗意的理想栖居地而群贤毕至、文人咸集,一度汇聚一个作家群体,并以产出一批“白马湖”品牌的文学创作而饮誉五四文坛。这一段文学史实,近年来已为海内外众多文人学士所关注,笔者也曾著...
吴俊何谓“新媒介文学”?对于新媒介文学的界定,简言之就是凭借新的电子技术工具写作、传播和阅读的文学。新的电子技术工具(电子媒介)也就是电脑、手机、阅读器等。因其需要电子通讯网络的支持,一般也可概称为网络媒介。新媒介实际上就是电子(网络)媒介;新媒...
李蓉维特根斯坦说: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好的图画。尼采则说:“要以身体为准绳”,“身体乃是比陈旧的灵魂更令人惊异的思想”。(1)现代身体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它确立了身体在认识世界时的优先性,是身体而不是灵魂建构了我们对世界的原初认知,这一关于身体的...
于爱成五四前夜现代性的紧张美国社会学家M·列维将现代化分为两大类型,即“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前者以英、法、美等国为代表,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早在17世纪就已起步,动因源于本社会的内部;后者包括日、俄及当今广大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