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97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我喜欢仰望星空
  • pchenf
  • 周健
  • 菊下香
  • 沂河渔翁
  • 胡谈
高度在深处 2023-11-09 08:48

任林举诗是语言艺术,但却不可以“到语言为止”。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有通过语言并走到语言之外,才能够发现,在语言的背后,蕴藏着更加巨大的隐秘的空间、蛰伏的力量以及点点滴滴凝固并堆积下来的时光与沧桑。诗是海洋。它之所以看起来无限宽广,是因为在它表层水面...

浏览全文 阅读(35895)

王开国周晓风教授的专著《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开创了新中国文艺政策研究的新视角。作为其主编的《邓小平理论与新时期文艺政策》(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的姊妹篇,该书在研究对象选择、理论框架建构、分析方法创新等...

浏览全文 阅读(36175)
历史眼光与现实情怀 2023-11-09 08:48

汪政贺仲明先生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的研究,《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是他这几年的新成果。拜读之后,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历史的眼光。这本书反映了作者在乡土文学研究基础上的新的拓展,作者是在二十世纪文学的宏观背景之下讨论中国的乡村书写的...

浏览全文 阅读(36176)
无法消除的烙印 2023-11-09 08:48

姚莫诩对于建国前后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家庭出身的影响是个无法消除的精神烙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贯彻阶级路线的时代里,家庭出身常常决定着一个人的政治地位和人生命运,因为不同的家庭出身,人们遭遇着不同的政治待遇以及不同的经济生活。与家庭出身导致不同...

浏览全文 阅读(36351)
论《芙蓉镇》 2023-11-09 08:48

颜敏《芙蓉镇》是80年代初期屈指可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长篇小说。它甫经问世,旋即引起轰动;之后陆续被改编成歌剧、话剧、电影及多种地方戏曲,还被译成英、法、俄、德、意、日等多种文字出版,出现了急速增殖的文化效应。诚然,我们可以将这种轰动的社会效应指认...

浏览全文 阅读(36508)
论《尘埃落定》 2023-11-09 08:48

梁海创作于1998年的《尘埃落定》,在一夜之间让我们走进了藏地,神秘、瑰奇、绚烂,充满了各种欲望和诱惑。透过最后一个康巴土司王朝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剧故事,我们看到了种植在漫山遍野令人沉迷的罂粟花,土司宫廷内的刀光剑影、明争暗斗,还有喇嘛、活佛施展的...

浏览全文 阅读(36708)
伊沙诗歌论 2023-11-09 08:48

陈仲义一、伊式短平快“点射”当代诗人中,伊沙是最受争议的诗人之一。从出道时《车过黄河》《饿死诗人》,到新世纪长诗《唐》,再到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2007年度庸诗排行榜”头名《崆峒山小记》,伴随着起步、拐点,有关的诗歌风波,或无关的诗歌纠纷,一向...

浏览全文 阅读(36864)

石兴泽曾经听人们议论:《正红旗下》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伟大作品,老舍所以没有写完,是因为受到当时所谓“大写十三年”(即必须以新中国的社会现实为创作题材)的制约而中途放弃。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正红旗下》写的是清末社会,属于历史题材,与“大写十三年”的...

浏览全文 阅读(36971)

阎纲《人民文学》的争夺1966年6月,横扫一切,《人民文学》停刊。1972年夏,在周总理的提议和邓小平的支持下,决定复刊《人民文学》,《人民文学》原副主编李季从干校调回北京负责筹办事宜,但“四人帮”拖延不批,一年后班子解散。1975年7月25日,...

浏览全文 阅读(37139)
“张看”与“看张” 2023-11-09 08:48

张洁宇在张爱玲悄然辞世14年之后,她的遗作《小团圆》果如她的朋友邝文美在1976年所预料的那样——“在万众瞩目的情形下隆重登场”(1)。应该说,与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相比,出版方的“炒作”倒是更为“成功”。其实,无论是出版方还是读者心里都非常明白,...

浏览全文 阅读(3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