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96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落红飘雪
  • 吝永发
  • 我喜欢仰望星空
  • 塞外村叟
  • 黄忠晶
  • 林沐风

陈庆祝在一度略显寂寞的当代诗坛,一种被命名为“打工诗歌”的写作近年引起人们的关注。关注不仅来自于文坛的主流话语,而且还来自于主流媒体以至主流政治。其实,如果从“打工诗歌”的产生根源上看,90年代初期就出现的中国庞大的打工群体已然内在地孕育了“打工...

浏览全文 阅读(43312)

刘小源今天的读者已经进入“猜疑时代”,经由生活经验而达致作家——文本——读者的审美同构、恢复读者与作家之间的信任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方面我们并不满足那种具体而琐碎的“真实”状态;而另一方面言说乡村“真实”状态的权力却又被虚置了。这实际上是仍然延...

浏览全文 阅读(43167)

富胜利杨建丽一、由观念的认同与疏离马尔克斯对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的强烈刺激与深刻影响,已成为文学史上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比较文学家约瑟夫·T·肖认为:“各种影响的种子都可能降落,然而只有那些落在条件具备的土地上的种子才能够发芽,每一粒种子又将受到...

浏览全文 阅读(42998)

李宪瑜对于张爱玲来说,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歌赋,似乎并没有如《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列传》等旧小说那样深入地渗透到她的文学理念及创作中;但显然,她对这类诗歌作品也绝非陌生。胡兰成回忆他同张爱玲一起读书(包括古诗),就感觉“那书里的字句便像...

浏览全文 阅读(42700)

郑阿平叶建钟萧红和莫言性别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呈现出20世纪文学的一些鲜明特征,比如:两人的作品都喜欢采用儿童的叙事视角,造成陌生化的艺术效果,给人物的塑造和读者的审美判断留下多维空间;两人都偏爱北方乡土中国的生活场景,在对民...

浏览全文 阅读(42430)
梦想照进现实 2023-11-09 08:48

汪杨“苏童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中描写女性的高手”,“那些叽叽喳喳、聪敏而又尖刻、美丽而又淫乱的女性形象”为苏童带来了很大的声誉,出现在他笔下的颂莲、秋仪、小萼、织云、冷燕、修红等,或被戕害,或受凌辱,或洁身自好,或奋力挣扎,她们美丽、充满活力,却又...

浏览全文 阅读(42232)
论《青春之歌》 2023-11-09 08:48

徐慧琴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1958年1月出版,在出版后的一天半里,仅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一处就售出了五百多本,于此可见读者的欢迎程度。可以说它一出版就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尤其是广大青年读者对它更是倍加关注和喜爱。但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论,如郭...

浏览全文 阅读(42217)
张承志论 2023-11-09 08:48

吴三冬张承志初始的创作在表面上与当时大多数知青作家有很大的不同,当大多数知青作家在那里诉说伤痕、表达痛苦和失落的时候,他却深深地感谢命运:“因为‘命运——这个词被许多朋友挂在嘴上并形容得那么可悲——把我那么深地送进了广阔的草原和朴实的牧人之间,使...

浏览全文 阅读(41974)
林斤澜新论 2023-11-09 08:48

李敏林斤澜是一位老作家了,他与汪曾祺是同时代的人,也和汪曾祺一样专攻短篇小说,但显然没有后者的名气大。平心而论,林斤澜的小说的确不及汪曾祺的小说“好看”:与汪曾祺的平白如话又包含韵味的语言相比,林斤澜的语言很“涩”;与汪曾祺从容淡定的叙事节奏相比...

浏览全文 阅读(41688)
也论孙犁的病 2023-11-09 08:48

程桂婷在孙犁的创作生涯中,从1956年至1976年的二十年间几近空白。孙犁曾喟叹说:“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他在一些散文和书信中也多谈及自己的病。孙犁深受“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的折磨,似乎是文学史上铁证的事实。文学不是医学,文学界少有学者去...

浏览全文 阅读(4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