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争鸣
《文艺争鸣》文艺评论刊物。旨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表文艺界众家之谈,讨论当今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文艺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读者对象为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
文集访问量: 6942 次
音乐列表
张旭春一在共和国第三代文艺理论教材中,由陶东风教授主编的“北京市精品教材”《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1)(以下简称《基本问题》)以其明确的反本质主义主导思想和新颖的问题——敞开型编写模式而具有尖锐的先锋性。不仅如此,所有参编者知难而上的勇气和孜孜以...
乔焕江一、“反本质主义”与“文学观念的终结”在今天这个各美其美、各好其好的时代,强要作答“文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也许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文学像今天这样花样繁多,现代社会的传媒的发达不仅使海量文学作品更容易被读者获取,而且也缔造出...
代廷杰当前,文艺学正面临着日益紧迫的学科反思与学科重建的严峻问题;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之作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1)一书在突出这一问题的同时,又把文艺学“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论争推到了前台;但这一论争能够解构什么、不能和没有...
汤拥华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界常见有关本质主义的讨论。李陀先生和吴亮先生有关“纯文学”的争辩,陶东风先生对文化研究的倡导和对“反本质主义”的鼓吹,李杨先生和洪子诚先生有关当代文学史写作的通信,南帆先生有关文学研究应以“关系主义”代替“本质主义”的设想...
吴炫应该说,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文论,与中国传统文学和文论相比,确实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变化,简单地说今天已经是“各种文学观杂陈”,相映着我们这个同样文化观念杂乱的时代,这多少证明了刘勰的“文变染乎世情”的看法。正如魏晋文学有“文的自觉”、明清文学有...
马大康新世纪之交,文学批评家们突然发现,自己曾经拥有的荣耀已经如明日黄花,凋零萎落了。原有位置已被记者和各色“闲杂人员”窃据,他们扯起批评的旗帜,呼风唤雨,俨然成了文坛“新宠”。就像被冷落的“怨妇”,批评家们不能不对集大众宠爱于一身的“新人”满腹...
徐国超鲁枢元先生从来不隐讳自己治学的劣势与弱点:并非名门院校出身,没有可以骄人的学历、学位,长期偏居学术界的边缘,没有出国留学的背景,没有外在的学术资源,更没有相应的科研经费。此外,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外语水平低下,记忆力更是一塌糊涂。勤能补拙,上...
鲁枢元张守海2008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法国作家让·马利·科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GustaveLeClezio,1940-)。像往常一样,获奖的作家总会在我们这个至今尚未能获此殊荣的泱泱大国引起一些众说纷纭的反响。在我看来...
汪欣2008年6月,阿迪达斯奥运广告“胡佳篇”、“郑智篇”、“隋菲菲篇”在法国戛纳国际广告节首次为中国捧回一尊耀眼的金狮。该作品最大成功胜在视觉语言,用图像全面而透彻地阐释信息,让非华语读者直接从作品中感受到强烈的中国精神。作品史诗般气势磅礴,个...
季红笔法是绘画语言元素在造型中最复杂、最广泛的表现形式。笔法是绘画技艺美及绘画风格最直接的呈现,水彩画中水与色的交融渗透、轻快流畅、凝固厚重全靠画家运用手中的画笔掌控和实施。早期的水彩画依附于版画和古典油画,对笔法的处理和表达比较隐晦。画家们对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