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争鸣
《文艺争鸣》文艺评论刊物。旨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表文艺界众家之谈,讨论当今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文艺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读者对象为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
文集访问量: 6949 次
音乐列表
张书高小华2008年5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的《西方当代摄影大师展》引起了美术界广泛的反响。摄影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出众的艺术表现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潜意识的认同感,为同为平面视觉艺术的中国当代美术树立了一个参照系,引人深思。1.摄影...
尹小斌矫饰主义(Mannerism)的本义是指在文艺复兴全盛时期之后,一群模仿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绘画风格的画家,在作品里形成了一种媚于时尚、因袭传统乃至矫揉造作的风格。在中国当代主流美术这里,矫饰主义虽然不再是一种具体的风格,但集体性地流于语言样...
李杰李春杰小说《惜别》是日本作家太宰治以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的鲁迅为主人公创作的。由于鲁迅在现代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这部作品在中日两国曾引起较大的反响,也是世界文学中唯一以鲁迅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以大作家为描写对象的“作家传记小说”作品并不...
曹征路2008年新出的《剑桥美国文学史》煌煌八卷,每卷都有60-100万字(我只见到第一二七八卷)。促使我驻足的动机说来惭愧,竟是逆反心理。在我的印象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事实都是一种表述”好像已经根深蒂固,尽管这不过是戈培尔的历史变声...
张勐史铁生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基督教文化底蕴,这是许多研究者的共识。然而,已有研究论及二者关系,往往通过史铁生人生谈、创作谈中牵涉的一些基督教文化、哲学命题,将思想游离作品加以阐述,或以其作品图解、比附既有观念;鲜有研究者由作品切入,着眼于其渗透...
高群谈到新文化运动,必然会与北京大学联系起来。由于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后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北大成为了五四新文化的摇篮,人们称之为“北大学风”。但在20世纪初期,在中国的东南还有一股不同于“北大学风”的文化思潮,时人称之“东南学风”,并有言“南高...
秦晓帆植桑养蚕,对于有“丝绸之府”美誉的湖州来说,真是最惯常不过的农事。据乾隆朝《湖州府志》记载:“蚕事……而湖人尤以为先务,其生计所资视田几过之……”。清代湖籍诗人董蠡舟在《南浔蚕桑乐府》中这样描述:“家家户外桑阴绕,不患叶稀患地少”、“无尺地...
陆孝峰后现代语境下的“女性写作”,呈现出反宏大叙事,反精神,反美学,甚至写“不可呈现之物”的美学特征,强调的是感觉的、偶然的、否定的、不确定性的艺术呈现。“80后”浙江湖州籍女作家潘无依的长篇小说《群居的甲虫》(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和《...
杜瑞华一无情则无文,以文行世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问题是,此情此意源于何处?若能够见些端倪,我们或将“得其情,哀矜而勿喜”了;于读者言,虽不如睹文之初般快慰,然头脑某混沌处,却可多些明亮,未始不好。徐迟的散文中,体现怀乡情绪的篇...
柯贵文一仅就表现对象而言,五四小说除了小说家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之外,更多的就是其以启蒙者的姿态对传统落后、几近停滞的乡村的观照,而1930年代的小说则在关注乡村生活新变的同时,又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对于新奇现代、变动不羁的都市的聚焦。对于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