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争鸣
《文艺争鸣》文艺评论刊物。旨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表文艺界众家之谈,讨论当今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文艺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读者对象为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
文集访问量: 6941 次
音乐列表
罗昌智在百余年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中,浙江新诗人的“引领性”与“群体性”特征为世人瞩目。而这种“群体性”与“引领性”态势,先声夺人的气势和敏于世变的气质,源于一种深刻的传统根源,是浙江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一种“内源性自觉”。南宋以降,中国的文化中心迁...
李丽七十年前的烽火硝烟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成的西南联大,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扎下了它暂时的营地。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西南联大无疑是一所真正意义上丰碑式的大学。它的出现虽说是在战争环境中,为了保存中国现代正规教育的脉息而采取的临时举...
卞永清在解放区的诸多作家中,孙犁是个较为特殊的历史叙事者,这是一个早就在学界形成共识的问题。特殊的战争主体、特殊的战争氛围、特殊的战争审美意趣,乃至特殊的叙事文体,与解放区的其他作家相比,我们可以从孙犁的小说中解读出太多的差异。从很大程度上说,正...
李音《狂人日记》的背后是一串长长的阐释史,作为现代文学重要作家鲁迅的重要作品,对它的阐释不仅关乎鲁迅研究也涉及众多的现代文学史问题。自“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以来,几乎每一次文学史研究的深化或范式转移,都会带来对《狂人日记》阐释视角和中心的变...
逄增玉一一般的中国现代史和文学史把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抗战的爆发和抗战文学的起点,但我认为,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随之日本军队对东北全境的占领,由此激起的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部分东北军和成分复杂的义勇军在内的抗日武装反抗侵略...
主持人的话: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从李欧梵、王德威等海外学者到国内的章培恒、孔范今、范伯群等专家,都纷纷发表文章提出中国现代文学起源点的新想法。在这其中,栾梅健先生是着力最多的一位。他的《为什么是“五四...
蒋原伦电子时代的民俗是指互联网上风行的某些礼仪、习俗和风尚,如:电子贺卡、手机拜年、网上灵堂、电子算命,甚至还有电子社区婚礼等等。也许它们不能算是真正的民俗,因为有关民俗的定义虽然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民间的风俗习惯”、“民间文化”、“群体传统”...
邹文2005年,我在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提出中国文化是一种节制创新、倚重复制的文化,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杨利伟从太空下来,告诉国人航天器上其实看不见长城,也有一些人失望和反感,因为他们觉得“宇航员在太空唯一可看见地球上的人工奇迹是长城”这个说法,...
谢冕说不尽的辉煌大河从上游涌来,茫茫苍苍,杳无涯际。这很像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浩浩荡荡,从遥远的远方奔流而来,又向着更远的远方奔流而去。中国文化传统是不可言说的,我曾试图用非常简单的叙述来概括它,一开始就受到了挫折。最简单的方式难以表述,也许用更繁...
万水有关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讨论是中国文艺学界近年来继“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讨论之后的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学术讨论。这场大讨论涉及到的主要论题有:文学、艺术有没有本质?有没有恒定不变的唯一本质?我们有没有必要对文学、艺术做本体论的、本源性的探究?“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