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79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宁星
  • 欧阳小溪
  • 祁德民
  • 林沐风
  • 混沌虚空
  • 谢汝茉
美好的真理 2023-11-09 08:48

杨福成一大早起来就生出个想法,买两盆花放办公桌上。于是,还不到单位,就提前一站下了公交车,径直朝英雄山脚下的花卉市场走去。这个花卉市场的花很多,还卖字画老桌椅什么的,没事了,累了,心烦了,我就到这儿逛逛,看看那五颜六色的花朵,心情就会立马好很多。...

浏览全文 阅读(18927)
永别了我的老屋 2023-11-09 08:48

丛静华听说老屋即将拆迁,无限怀念与不舍涌上心头,老屋承载了我几十年的成长经历,珍藏着如歌岁月。学校放暑假了,我带着7岁的儿子以朝圣的心态去拜见老屋。老屋坐落在东山腰的八面通林业局的居民区。快到了,放眼望去,老屋依稀还是当年模样。先到的母亲站在老屋...

浏览全文 阅读(18916)
人生最后的“取舍” 2023-11-09 08:48

方鸿儒古人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年届古稀,夕阳虽好,也已岁近黄昏。无论你如何不服老,而事实上生命的细胞每天在加速衰老。故桑榆晚景,如何清醒而理智地“舍鱼而取熊掌”,应是人生的最后一道选择题,一幅稍...

浏览全文 阅读(18883)
何妨以草木为师 2023-11-09 08:48

陈鲁民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但在骄傲的人类眼里,那些不會言语,无法思考、不会表达的草木,除了能带来碧绿,涵养土壤,光合氧气,提供食物,就是木木地长着,悄悄地死去,别无所长。其实不然,如果我们认真观察,虚心研究,就会发现,草木有许多“过人之处”,值得...

浏览全文 阅读(18846)
藏在腮中的爱 2023-11-09 08:48

姬皓婷初春的午后,我坐在阳光明媚的阳台上翻看着微信朋友圈,瞬间一个小故事直击心底。“松鼠先生鼓着腮帮子气呼呼穿过森林,在路上总是被误认为在挑衅而挨打。松鼠先生不说话只默默挨揍,直到他来到仓鼠小姐家,才小心地拿出腮帮子里藏着的松子。松鼠先生努力睁着...

浏览全文 阅读(18869)
解读鲁迅的生死观 2023-11-09 08:48

沈栖有学者认为:孔子“不知生,焉知死”一说是儒家在死后是否有灵魂这个问题上的不可知论态度的概括。但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知死”可以理解为“了解死亡,知道一个人终究会死去”。生与死,一阳一阴,乃是事物的两面。人们岂可只知道或重视其中的一面,而忽视...

浏览全文 阅读(18865)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2023-11-09 08:48

姜胜群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近千篇短篇小说,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小说以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直面现实的笔触,对俄国社会的丑陋,剖骨析髓,穷形尽相;针砭时弊,鞭挞腐败。很多作品在四千字、甚至两三千字左右,短小...

浏览全文 阅读(18859)

任蒙说杂文“骂人”也不讳言,我认为可以这样说,“骂人”也是一种批评或批判。我接触杂文这个圈子有几十年了,但参加与杂文相关的活动很少。杂文的范畴比较窄,不像诗歌散文那样,有那么多人参与创作,尤其是诗歌,几乎是青春的代名词。但杂文就没有这么宽泛,严格...

浏览全文 阅读(18807)

禾刀记得儿子一次刚买的钢笔笔尖摔地上叉口了,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要是有修笔的就好了。“笔也能修?”儿子一脸愕然。相信像这样对过去许多老行当倍感陌生的人不在少数。过去很熟悉今天却完全看不到的老行当还有很多,比如箍桶匠、补缸补碗补锅匠、染匠、漆匠等等。本...

浏览全文 阅读(18768)
讽贪刺世 笑中谐谑 2023-11-09 08:48

李兴濂冯梦龙(1574———1646,明万历二年至清顺治三年),守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词奴、前周柱史等。明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冯梦龙是一位适应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的通俗文学家和戏曲家,也是一个学道不拘、博览...

浏览全文 阅读(1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