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中国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月刊。刊载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翻译作品。是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园地、扶植培养少数民族文学新人的摇篮,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是国内外读者、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趋势与发展轨迹的最佳窗口。
文集访问量: 11873 次
音乐列表
顾伟从一个地名开始这个季节骆驼已走进寒露秋风朝南方运送秋雨一个地名也由此抵达我的思绪重复的惦记,消减了一个人消沉已久的锈那些湿润的气息在清晨踱步、发酵一个地名,曾经遗漏于某个角落多少芬芳的事物被时光更迭、扭曲这个时代,文字与喧嚣合而为一我已习惯沉...
王志国没动过歪心的人小时候,妈妈对我说没动过歪心的人走到哪里,腰都是直的就像佛前的酥油灯持续跳动的火苗,源自一根端正的芯这么多年过去了酥油灯依旧在佛前摇曳大慈大悲的菩萨仍在受用人间的香火妈妈却不在了,五年前这个一生都没有动过半点歪心的人在与疾病搏...
彭愫英夕阳西下,雪邦山上雾腾腾,远远望去,雪邦山就像在兰坪县城东边立着的升斗,升斗里装满东西,白雪就像一块塑料布覆盖在上面。北高南低,南北走向的盐路山脉,云在山脊上悠然散步。天空湛蓝,云朵千姿百态,或层叠旋转而上,或天女散花般点点飘逸,或龙一样升...
熊幽湘西耳城让人称奇的两桩事,都发生在岁首的正月。其一烧龙,其二演春。常理,龙是一种神秘、神圣而尊贵的灵物,人们谈龙即生敬畏。而偏居武陵山皱褶的湘西耳城,自古习烧龙之异俗。舞龙的,烧龙的,还有围观的,未必明白为什么要烧龙。而扎制龙骨的聋大、天保和...
凌春杰陶是老祖宗的神器,千百年来逗人喜爱。陶源自大地上的泥土,蕴含着万物骨殖,历经炉火锻造,饱含着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陶纹中散发出对岁月的理解。后来,先民们有了更高的温度,烧制中经高温加釉而更有质感,于是得到了宏大视野的命名:CHINA,我们称作...
1又一个冬季来临。欧洲一座城市的一间地下室里,我端坐床前,如一只蛰伏的蝉。圣诞就快到了,雪却还没开始下,明黄色的灯下,几枚干瘪的无花果有气无力地挂在枝头——在这座德国的城,这些需要大量阳光的果实永远都来不及抵达成熟。一只蜘蛛无声地从灯罩爬出,又无...
图尔逊·买合木提+苏永成1煤烟袅袅,如同淡淡的雾气一般,在黑影婆娑的树木之间和狭小的道路上空飘散开来。不时有“嘁嘁喳喳”的鸟鸣和此起彼伏的鸡叫声传来。在神秘而寂静的夜色即将结束、喧嚣的白天将要到来的这个时刻,一切景物都显得影影绰绰。阵阵令人厌恶的...
金革+靳煜打开棺材一束光率先透进来坟墓里不见一块金子一张纸钱……深深叩首方知骨頭岿然不动告诫人们已是目的地——李荣光(韩国)星期三:冷面与窃贼服务员端来了冷面。看着就令人馋涎欲滴的肉汤,筋筋道道的面条,浮在上面的牛肉片、鸡丸子、半拉煮鸡蛋,还有苹...
郭雪波上路了。牛走在前边,人走在后边。村路上很静。牛走的不大情愿,懒洋洋的,偶尔伸出舌头扫一下路边新长的小草,草尖上还落有晨露。主人洪泰吉由着那牛啃两口,也不着急赶路。如今村路边长个小草也是不容易的事,乡下学城里搞环卫视绿草如仇敌,见一根薅一根见...
石一宁批评与创作于文学,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无关痛痒的批评,“红包”有多厚评价就有多高的批评,成为文坛一病。“红包评论”使批评质变为一味的表扬,沦落为毫无原则的吹捧。批评也是一种话语权。话语权如同现实中的其他权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