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077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树
  • chaunzi
  • 混沌虚空
  • 李椿
  • 林沐风
  • 骆雪

萨特和波伏瓦仍然同左派学生保持着联系。但这些年轻人自身也有很大变化。他们分化为不同的派别,彼此含有敌意,而且对《现代》杂志也就是萨特持一种批评态度。1970年4月,一个名称为“无产阶级左派”的组织主办的报纸《人民事业报》两名主编先后被捕,他们来人...

浏览全文 阅读(196846)

在芒西夫人去世前不久,曾经同波伏瓦有着亲密关系的纳塔丽也在美国去世。自从上次纳塔丽来巴黎后,波伏瓦同她通过一段时间的信,由于纳塔丽的无礼,她们的通信中断,波伏瓦只是断断续续听到她的一些消息:她同原先的丈夫离了婚,又同一个搞物理学的结了婚,那人叫贝...

浏览全文 阅读(198291)

萨特和波伏瓦回到巴黎后不久,萨特的母亲芒西夫人因病重住进医院,这时她老人家已有86岁高龄。她同芒西先生结婚后,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婚姻的乐趣,十分怀念早年同儿子在一起时亲密无间的关系,常常背着后夫邀请萨特和波伏瓦喝茶。芒西先生去世后,她要儿子搬来住在...

浏览全文 阅读(197111)

1968年11月,萨特和波伏瓦去了布拉格,参加那里《苍蝇》和《肮脏的手》首演式。在此之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局势一直为他们所关注。年初,捷克党内保守派的头头诺沃提尼被迫辞职,改革派的杜布切克任书记。春天,知识分子利用改革派上台的机会开展活动,新闻检查...

浏览全文 阅读(195579)

生活如同流水,平平静静而又微有涟漪地流淌着。波伏瓦一直住在拉伊帕斯大道她买下的那套公寓里,萨特的住处离她只有5分钟的路程。每天下午,波伏瓦仍到萨特那里工作。从他10楼的书房,可以一览巴黎的景象,蒙巴拉斯公墓沐浴在落日的余辉中。晚上,他们在波伏瓦的...

浏览全文 阅读(195606)

我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第六部看到了一个情景,是回答我们“当前最要紧的问题”的。这一情景好就好在它并非有意而为之,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小说艺术本质的自然表现。对此我感到有些意外,没有想到作者会将小说的主人公发展为支持这种“当前最要紧问题”的角色。如...

浏览全文 阅读(195359)

很早以前我就在读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刚开始时我很喜欢它,到后来,尽管我仍然被它的一些细节所吸引,从总体上看,我对它有些不太满意。我觉得有些内容以前在什么地方读到过,例如在这同一位作者的《童年.少年》和《战争与和平》中,形象甚至更为鲜活一...

浏览全文 阅读(196257)

我认为,艺术永远是现实和能动的,一直都是这样,更为重要的是,不可能不这样。如果我们有时感到艺术与现实相脱离、没有服务于功利目的,那可能是我们还不知晓艺术的功利途径,或者我们过于看重直接见效的功利。这种愿望也许很好,但不理智,就像小孩见到太阳后要大...

浏览全文 阅读(195634)

我们应该对《俄罗斯导报》关于《埃及之夜》的评论说几句话,从该评论可以看出《俄罗斯导报》对于诗歌的理解水平是怎样的。我们可以想一想:《俄罗斯导报》把《埃及之夜》称之为“片段”,不承认它的完整性,而它却是一部最为完整美妙的诗歌。评论说:“这里只有某种...

浏览全文 阅读(197481)

乔治。桑开始活跃在文坛,正好是在我的青少年时期。说起来30多年过去了,要说的都是陈年旧事,因此可以不必有太多顾忌。首先要指出的是,当时在俄罗斯,除了小说,其它任何一种思想都不允许传进来,特别是来自法国的东西。在乔治.桑小说俄译本出版前,谢科夫斯基...

浏览全文 阅读(195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