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则孝而出则悌,行必谨而言必信。处众泛爱必亲仁,行有余力以学文。中国古代特为重视对孩子后天的教育与培养,自周朝始则提倡胎教。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先就以声律启蒙孩子呼爷唤娘。五六岁时,则送入大学读书,习“洒、扫、应、对”之科仪,俾其自幼知为仁做人的礼...
率性修道顺天命,立教育物致中和。敬事而信亦节爱,使民以时歌哩啰。儒家一再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明明德,必先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欲亲民,必先明明德;欲止于至善,必先依大学八条目而务本修身。是故曾子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
反求诸己省吾身,为人谋事必尽忠。择朋交友信为首,传授学习继家风。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大年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写对子、贴春联。大院门额“省吾居”,主房门额“省吾堂”。顾名思义,由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而来,意味深长。曾子是究竟如何三省其身的呢?举:...
和言悦色真君子,巧言令色伪善人。仁即佛心绝言色,莫唤言色作里仁。职场上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最为风靡时下,口讷若愚者常吃哑巴亏,一肚子苦水无处诉说!不过呢,吃得眼前亏,方享后来福。那么吃不起眼前亏的人吧,不妨读一读《战国策》,学一学善巧方便语,...
孝弟原是为人本,君子务本道自生。天下何人无父兄?孝父敬兄保太平!当下社会,单亲子女较多,父母习惯于溺爱娇宠其子女。爱子娇女悉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夹在中间的为人父母,“上有老下有小”,往往是一碗水端不平。对“孝老”概念抛之于脑后...
希圣希贤方谓学,必以时而渐习之。有朋远来同其乐,不知不愠真君子。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依稀仿佛道出了“勤学”的至关重要。是故一部《论语》20篇,则以“学而时习之”启首开章,突显仲尼较为重视为人的后天学习,可谓“天才出于勤奋...
幼未读书不知儒,成童学佛又悲秋。时光不忍空闲度,灯下凝神任笔游。《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及门弟子的哲学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辑录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
甘谷西坪镇,一湾溪水清。石屲嘴头庙,关坞山顶城。烟笼三坡渺,风吹两岸明。欣逢上元节,喜听秧歌声。...
年来因避疫,闭户泊游船。去电询亲好,发微咨友痊。翻书到深夜,追剧期晓天。静送瘟神去,期迎胜利眠。...
医。天使,女神。国之宝,席上珍。武昌抗疫,汉口救人。有勇疾应援,博爱固当仁。长发剪成短发,白裙换却红裙。且赞今朝医巾帼,初心不忘自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