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36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藍光雨
  • 我游冥冥
  • 混沌虚空
  • 孤树
  • 骆雪
  • 孟冰

王延新韩戈玲上海理工大学一、简要介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谈蛇色变”。然而蛇作为十二生肖的一员,可见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蛇在中国神话故事中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图腾崇拜。而在西方文化中,蛇好像永远摆脱不了原始诅咒,诱惑、邪恶是其本性,是灾...

浏览全文 阅读(22925)

岳彩艳安徽理工大学人事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虽然是一个艺术创作论命题,但也包含着艺术本体论之内涵。“本体”与“现象”相对而言,体现着事物的内在属性、生成本原,对事物存在具有质的规定性,事物的性质、特征、生成、发展等从根本上受其影响。因而艺术本...

浏览全文 阅读(22966)

卢康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作为‘中国梦’系列首部与观众见面剧集的《十送红军》”,[1]并没有打上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宏观叙事的烙印,而是从普通红军战士入手,以长征地图为叙事线索,用段落式手法分别讲述了感人而又充满正能量的十个小故事。在赚足了收视率赢得了较...

浏览全文 阅读(23067)

刘赢南京师范大学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鹤崇拜现象由来已久,《淮南子》中云:“鹤寿千岁,以极其游。”①而且古人对鹤的喜爱和推崇寄托了人们的理想追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十分广泛。道教作为真正发源于华夏大地的宗教流派,扎根于中华传...

浏览全文 阅读(23101)

陈鹏宇浙江传媒学院论小说读者的“异我”状态——以陈忠实《腊月的故事》为例陈鹏宇浙江传媒学院摘要:读者在阅读一部小说时,很容易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本文以陈忠实《腊月的故事》为突破口,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来论证这个“忘我”状态的形成,进而提出在接...

浏览全文 阅读(23141)

梁振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人生如梦终非梦——论贾宝玉的“抱情而遁”梁振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人生如梦”是中国人概括人生最多也是最精炼的一个词语,它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数千年来,这一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红楼梦》便是其中之一...

浏览全文 阅读(23196)

徐成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所谓类型,其实就是模式,文学创作的类型化是指从外部形式到内在品格都相似的某类创作。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十七年,小说创作尤为丰盛,其中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是主潮。当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长...

浏览全文 阅读(23186)

李文姗华南师范大学一“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美学范畴,是文学创作者追求的至高目标。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念是形成创作与批评领域里“自然”观的思想根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老子在这里说的“自然”即是“无为”,不能用主观力...

浏览全文 阅读(23167)

周娟丞温州大学文起江心歌飞瓯越——评张一平、张胜南的《温州诗歌史(先秦至两宋时期)》周娟丞温州大学摘要:如今对诗歌的研究宏观上多采用时代诗派划分,微观上基本细化到单个诗人的诗歌作品,鲜有以地域为媒介来探讨历代诗歌发展的。张一平、张胜南所著《温州诗...

浏览全文 阅读(23180)

葛筱强吉林省通榆县新闻记者站大地漫游者的诗意哲思——略论蒋蓝的踪迹史写作葛筱强吉林省通榆县新闻记者站摘要:蒋蓝是当代文坛最有才养的思想随笔作家之一。近年来倾力于踪迹史写作研究与实践。笔者主要运用理论探析、文本细读的方法来研究蒋蓝的踪迹史写作及其他...

浏览全文 阅读(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