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杂志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安徽文学》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1-0703 ,国内刊号:CN34-1169/I,邮发代号:26-177,下半月刊。由《安徽文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下半月刊稿件以文学、历史、哲学、教育、艺术类为主,欢迎一切真知灼见和探索创新的学术人员投稿。
文集访问量: 11364 次
音乐列表
张馨贾晓庆上海理工大学一、引言《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是一位美籍阿富汗人,这是胡塞尼发表的第一部作品。现在阿富汗的战乱使得人们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塔利班、本·拉登和反恐战争,报道妖魔化阿富汗,胡塞尼要还原一个人性化的阿富汗。这本书不仅让作者...
张翼镝黑龙江大学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他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受到18世纪启蒙思想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妇女,她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因此抛弃了自己的家庭。以往的文学史评论和注释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安娜的自杀,都认...
王树春南京师范大学《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出版之初,这本书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露西尔·汤金斯认为这是“一部美好的书”。然而,在当时那个黑人抗议小说潮流盛行的年代里,这部书遭到了许多黑人作家和批评家的...
杨家云马淑霞上海理工大学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Anderson)是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在他的笔下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其命运都是极其悲惨,而其中以《小镇畸人》中的小说《母亲》伊丽莎白的命运最为可悲。母亲是安德森笔下众多畸人中...
马青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约翰·克利斯朵夫》(卷一)的价值分析——基于永恒主义的教育理念马青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本文以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著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为解读对象,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对该作品体现的人文传统精神进行价值...
刘家妠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被认为是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的唯一一篇长篇作品。小说通过发生在女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八个小故事,向读者呈现了婚姻、生死、信仰、家庭、女性等多种主题。加拿大《麦克林》周刊这样评述门罗:“在门...
穆婷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一、引言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阅读、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方法。它以文学文本为主义的批评对象,从伦理的视角解释文本中描写的不同生活现象,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复杂伦理关系中,对处于特定历史环境中...
游航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欲望的失败者——《甜蜜的青春鸟》中强斯·维恩的角色分析游航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田纳西·威廉姆斯在其作品《甜蜜的青春鸟》中通过描写性、暴力、吸毒、阉割等禁忌话题大胆地揭露了经济繁荣掩盖下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通...
刘春梅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引言《麦克白》写于1606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最后一部,也是篇幅最短、戏剧动作发展最迅速的一部。莎翁以其精妙的手笔为我们展呈了悲剧主人公麦克白受欲望和野心驱使,一步步放弃理性,沉沦堕落难以自拔并最终走向毁灭的心...
郭帅帅武汉大学文学院现代性的阴暗面(吉登斯语)导致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趋于工具理性化,“形成了一种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化,技术物品大地化的文化语境”。[1]由此,问题也随即产生,人类如何面对技术化?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存伦理: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