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447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胡侃
  • 南山2020
  • 蓝欧
  • 山里狼
  • 孟冰
  • 陈社昌
遗失的地理① 2023-11-09 08:48

刘玉杰遗失的地理①刘玉杰认为地理是某种我们可以遗失的事物,这一观点看起来不同寻常。更为不同寻常的是,认为这可以围绕权力及其关系而发生,尤其是地理和权力在许多方面看起来是彼此交融的。人们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地理与权力之间的关联是何其常见。在边界已被强...

浏览全文 阅读(27901)

王金黄《空心人》与《2001年,9月11日》中的荒原叙事王金黄《空心人》探讨了在虚无主义弥漫的战后世界里人类集体的精神惨状;《2001年,9月11日》则描绘了“9·11”事件之后的社会荒原景象,控诉人性中的罪恶,并对当代文化进行理性而深入的反思。...

浏览全文 阅读(27990)

肖学周胡丘陵长诗的命名问题肖学周从2003年到2009年,胡丘陵创作并发表了系列长诗《2001年,9月11日》《长征》《2008,汶川大地震》和《拂拭岁月:1949—2009》。这些作品引发了评论家的热议,出现了“第三代抒情诗”、“后政治抒情诗”...

浏览全文 阅读(28049)

邹惟山长诗,一个诗歌时代的里程碑——胡丘陵先生访谈录邹惟山邹惟山:你为何长期钟情于抒情长诗创作?有论者将你新世纪以来创作的几部长诗命名为“第三代政治抒情诗”、“后政治抒情诗”、“人文抒情诗”、“现代史诗”、“精神史诗”、“大诗”、“个人化的现代时...

浏览全文 阅读(27942)

芝田两副面孔——谈《山海经》两英译本中的山、水和兽芝田笔者通过比较安妮·比勒尔与王宏的《山海经》两英译本,以译者序入手,探讨安妮·比勒尔与王宏翻译《山海经》中的山、水和兽名时采取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及目的,力图寻求一种处理中国古代山名、水名和兽名英...

浏览全文 阅读(28124)

程月明清小说中“欲”与“情”的书写——兼评黄卫总对《金瓶梅》《红楼梦》的分析程月美国汉学家黄卫总的著作《中华帝国晚期的欲望与小说叙述》以明清小说来探讨“欲”与“情”这两个既相互区分又紧密联系的概念与小说叙述之间的复杂关系。以黄卫总对《金瓶梅》中“...

浏览全文 阅读(28123)

霍英天使与俗女——E·T·A·霍夫曼与蒲松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霍英德国浪漫主义晚期著名作家E·T·A·霍夫曼的艺术童话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众多篇章都描绘了人鬼相恋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借助想象的空间表达自己在世俗世界里对真挚爱情的不懈追求,但...

浏览全文 阅读(28244)

王婧苏有限而又无限的成长①——结构主义视野下《失去的金铃子》新读王婧苏《失去的金铃子》是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的首部长篇小说。数十年来关于它的研究多从传记批评、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鲜有学者从结构主义角度进行文本解读。笔者从普罗普、斯特...

浏览全文 阅读(28216)

江少川一个贴近现实主义文学的灵魂①——哈金《等待》与《南京安魂曲》再探析江少川本文第一部分论述《等待》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真实地叙述了中国北方一个家庭的婚姻纠葛;表现主人公的精神困境与心理挣扎;并引发出对人性深处的哲学思考。第二部分论述《南京安...

浏览全文 阅读(28393)

马琳月当代大学生对《女神》的评价之调查与分析马琳月郭沫若的新诗《女神》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受到当时青年的热烈追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它的评价却产生了两级分化的现象。本文就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大学生群体对《女神》的评价,并尝试从...

浏览全文 阅读(28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