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446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独玫瑰
  • 胡谈
  • 断翼孤蝉
  • 混沌虚空
  • 沂河渔翁
  • 爱农

蒋坚霞如何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第43首为例,并附拙译20首(英汉对照)蒋坚霞编者按:明年(2016)是伟大的英国戏剧家兼诗人莎士比亚(1564—1616)辞世400周年,本刊此辑发表蒋坚霞教授《如何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文,提前以资纪念。...

浏览全文 阅读(29753)
外国文学研究书系 2023-11-09 08:48

外国文学研究书系为了展现高等院校在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世界图书出版广东公司学术出版中心(武汉)本着“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宗旨,策划出版《外国文学研究书系》。此书系力图顺...

浏览全文 阅读(29722)

予祺关于“翻译诗学的空间意识”的对话予祺编者按:2015年6月27日,湖北省比较文学年会期间,10位学者以“翻译诗学的空间意识”为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对话。翻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有的甚至提出来以翻译研究代替...

浏览全文 阅读(29696)

孙凤玲以诗证史——《冯至评传》孙凤玲内容提要:作为现代最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学者,冯至先生一生集诗歌、散文创作、诗学、学术研究等于一身。面对这样一位大家,在《冯至评传》中,蒋勤国立足于比较文学之影响研究基础之上,以自己掌握的大量一手图片、手稿、冯...

浏览全文 阅读(29703)

王羽青美国非主流思想的多维度阐释——读《当代美国非主流文学思想调研》王羽青内容提要:美国文学领域的研究在聚焦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在关注非主流文化,而非主流文化研究在中国学术界正持续成为研究热点。《当代美国非主流文学思想调研》一书由对美国非主流文化领...

浏览全文 阅读(29665)

曾大兴中国古典文献学家眼中的希拉里——重读张三夕著《20世纪的“最后性文本”》曾大兴张三夕教授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家。他是中国古典文献学泰斗张舜徽先生的第一个博士弟子。他主编的《中国古典文献学》这本教材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同时被国内...

浏览全文 阅读(29637)

张方方主客相融,意为我见——解读乔治·布莱的批评意识张方方内容提要:乔治·布莱用“意识批评”为日内瓦学派的批评实践正名释义。布莱把批评看作是从主体到客体再到主体的阶段性过程,是作者与批评者主体意识的遇合。批评意识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主客体关联,是...

浏览全文 阅读(29637)

刘建树季羡林《沙恭达罗》译本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刘建树内容提要:季羡林20世纪50年代从梵文直译的印度梵剧《沙恭达罗》初译本负载了沉重的政治使命,并在《沙恭达罗》作为联接、象征20世纪50年代中印友好关系中起到积极的表征作用、尤其在充当1956...

浏览全文 阅读(29648)

叶雨其大圆之美——论邹惟山十四行诗中的太极智慧叶雨其寂静的山林,少女身骑骏马,用灵动的眼神拨开山间升腾的水汽;迷幻的蜀中,俩母山的石头凝视苍穹,用坚硬的身躯沉吟古今;潺潺的湾边,浪花拍打着诗人的心房,月光下时空穿梭如箭,诗情似藤蔓倏忽间爬满那颗皎...

浏览全文 阅读(29660)

涂慧琴我们如何才可能诗意地栖居——论《江汉之雾》中的生态情怀涂慧琴内容提要:邹惟山组诗《江汉之雾》以雾为切入点,指出今“雾”非昔雾,字里行间流露出先生对昔日白雾的怀念之情,及对当前“黑雾”的忧虑之苦。惟山先生以独特的生态创作方式从组诗的内容到形式...

浏览全文 阅读(2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