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442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梦乡醉哉
  • 落魄者
  • 林沐风
  • 牧雪吹箫
  • 沂河渔翁
  • 混沌虚空

高禹美(高禹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东方文学及20世纪西方文学。Email:gaoyumeiklxy@163.com)(责任编辑:杨文舒)2012年7月2日至7月13日,“东方文学:从传统到现代”全国研究生暑期...

浏览全文 阅读(31915)

刘小勇(刘小勇,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Email:liuxy678@126.com)(责任编辑:王婉)一、德者有言睿智无声受美国HenryLuce基金会和中美教育基金会(U.S.-ChinaEducationTrust)...

浏览全文 阅读(31880)

艾可(艾可,原名曹艳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英语语言文学。Email:yanyun1210@yahoo.com.cn)(责任编辑:桂延松)中国文学、文化现代性的进程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在新时期的中国,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

浏览全文 阅读(31899)

谢娟对文化工业的解析和批判是阿多尔诺社会批评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之所以用“文化工业”来取代“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的提法,阿多尔诺的解释是,“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提法的拥趸者往往将文化视为源于大众需求的自发生成,其实不然”(Adorno98)①。...

浏览全文 阅读(31960)

涂慧20世纪以来,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海外汉学研究者,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分析中国文学都已成学术研究的常态。虽然一些研究由于新方法新视角的引入而带来思想上的洞见,但常见的是使中国文学成为西方文艺理论的注脚。在理论运用过程中鲜有学者发现中国文学的独特性,...

浏览全文 阅读(31937)

孟萍赵学德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概念最初由保加利亚裔法国女学者克里斯蒂娃1966年在罗兰·巴特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提出。这一概念一经被提出便得到了评论界足够的重视,成为结构主义者、后结构主义者甚至是女权主义流派的重要文学理论。从字...

浏览全文 阅读(31926)

于元元近来,面对中国文艺“理论失语”的积弊和政治经济腾飞的契机,我国不少文学评论者,强烈思动,决心走中国文论的民族复兴之路。于是,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理论”①。应运而生。例如,钱中文教授提出“审美意识形态”、“新理性精神”等一系列文学范畴,...

浏览全文 阅读(31924)

曾小月作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新起之秀,文学地理学一经形成便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就国内情况而言,邹建军、陶礼天、杨义、梅新林、曾大兴等学者针对文学地理学的概念、研究范畴、实践操作等问题展开了缜密的论证,且已取得不小的成果。相对于传统意义上...

浏览全文 阅读(31832)

顾奎与大多数描写印度的英国小说不同的是,《印度之行》着重描写了英印两国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冲突、隔阂、背离、融合等等。两国的文化差异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也使该作品包涵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在这部作品中,福斯特通过对殖民时代的印度之行的写作,通过对人与人之...

浏览全文 阅读(31886)

吴辻国木田独步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作家。他的处女作《源叔父》创作于明治30年间,讲述了靠撑船摆渡为生的源叔父的悲剧人生。关于《源叔父》的主题研究,北野昭彦认为爱的丧失会让人生产生骤变,《源叔父》一文就是以源叔父的爱而不得的悲剧为主线,以从小就...

浏览全文 阅读(3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