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论
《世界文学评论》是由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精心策划、组稿、编辑出版的大型文学批评与学术研究杂志。长期被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世界文学评论》以每辑50万字的容量,以每辑10个以上的专题栏目,在发表著名学者与批评家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注重发表国内外中青年学者的科研成果,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富于创见,受到广大作者与读者的高度肯定与广泛好评,在学术界、批评界与教育界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世界文学评论》新的编委会与理事会,分别由国内外著名学者与国内外著名高校文学院或外语学院担任。计
文集访问量: 4429 次
音乐列表
谷婷婷逃离客厅——解码伍尔夫《日与夜》中的空间政治谷婷婷《日与夜》被认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最传统的小说,因而也最受批评家忽略。本文从空间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重新审视,指出《日与夜》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更具有颠覆性、更具有实验精神。它看似传统的叙事外表...
翟平丽钱俊弥尔顿《失乐园》中的视觉空间建构翟平丽钱俊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借助空间叙事技巧巧妙地在地狱、天庭和伊甸园三类空间中穿梭往来,重点围绕撒旦被贬和人的原罪两条主线展开空间叙事,并以撒旦诱惑夏娃偷吃禁果、人类始祖失去伊甸园作为空间的交汇点。本...
周洁从生态美学原则看达菲的自然诗周洁英国桂冠诗人达菲创作了一些自然诗,从生态审美原则来看,其中一些诗歌把自然描述为一个生态整体,有的诗歌强调了受到现代化冲击的人们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向往,有的诗歌表达了诗人融入自然的愿望,都是符合生态审美原则的诗歌...
[美]杰汉·拉马扎尼著周航译诗歌、现代性和全球化(上)[美]杰汉·拉马扎尼著周航译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Walcott)有首诗叫《“飞翔号”大帆船》,诗中的叙述者是一个绰号叫作“Shabine”的水手,因他浅黑的肤色,西印度群岛的土话才这样...
周建新意象与节奏——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歌》五种汉译文评析周建新从意象和节奏两个角度评析英国19世纪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的五种最有名的汉译文,显其各自特征,以利于读者更好地赏析原文与译文,加深对诗作者、译者以及诗歌汉译传播情况的了...
任景塞从篇章隐喻视角重读《雪夜林边》任景塞隐喻是诗歌的灵魂。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隐喻已从字词层面上升至篇章层面,本文重点分析的《雪夜林边》这首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借助篇章隐喻理论,笔者着眼于隐喻的语篇功能,紧紧围绕“人生即旅途”这一核心隐喻,对...
于元元后殖民视角下中国文化词语翻译的“第三空间”——以“饺子”英译为例于元元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化的角斗场,亦是二者的谈判所。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出发,通过对“饺子”英译的个案分析,论证中国文化词语经过两种文化在“第三空间”的谈判与和解,取异化甚而音译的...
侯金萍亚裔美国文学性别/性问题的争鸣与探讨侯金萍性别/性,即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是自我的属性,性别/性认同是自我身份生成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亚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的美国语境下确立自我的重要向度。作为移民文学的亚裔美国文学,女性作家作品蔚为大观,性别/...
刘红林通过个人和家族的遭遇展现民族的历史——读沈宁《唢呐烟尘》有感刘红林《唢呐烟尘》这本书,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甚至有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陶希圣和陶氏家族。通过这一人物和这一家族的故事,揭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展现了民国50...
江少川平民视野下的底层母女情结——论虹影的自传体“母女三部曲”江少川虹影的《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与《小小姑娘》,前后写作跨度16年,笔者将这三部作品合称为“母女三部曲”。本文从自传体的底层平民生态写真、反传统的另类母女形象与平视中的冷叙述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