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441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南山2020
  • 九满
  • 林沐风
  • 我游冥冥
  • 菊下香
  • 沂河渔翁

程鹂《钟形罩》(TheBellJar)是美国女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先后被两位中国译者——朱世达和杨靖分别翻译成中文。目前有四个中译本,分别是朱世达所译的《钟形罩》(1991年,漓江出版社),杨靖所译的《钟形罩》(2003年,20...

浏览全文 阅读(28803)

黄强刘立辉笛福的扛鼎之著《鲁滨逊漂流记》(以下简称《鲁》)被认为是早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标志着“小说的形成”,而小说日后的繁荣造就了“18世纪英国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刘意青170)。《鲁》一贯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众多国内外学者都对它进行...

浏览全文 阅读(28823)

王立中古汉译佛经属于翻译文学。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母题演进的历程中,有些母题意蕴并非土生土长,而是通过东方民族交流互动而来。毗邻印度文学传译过来的就占有很大比重。如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疾病、灾害,即然。《摩诃婆罗多》保留的更古老的传说称,国王之...

浏览全文 阅读(28818)

焦丽兰《我们街区的孩子们》是埃及作家马哈福兹荣膺1988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大因素所在。这部作品运用象征手法刻画了从开拓者杰巴拉维到末代子孙阿拉法特等数位典型人物,折射了从先知时代直至科学时代的人类社会演进过程。本文试从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角...

浏览全文 阅读(28841)

降红燕“重写文学史”思潮以后,特别是女性文学研究兴盛以来(女性文学研究的兴盛和重写文学史思潮在时间上的暗合可以说是一个饶有意味的现象),对萧红的研究可谓蒸蒸日上。从性别视角切入成为萧红研究的重要维度。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美国学者葛浩文(HowardG...

浏览全文 阅读(28851)

陈雪《雁》(1911)是近代日本文学启蒙者森鸥外(1862~1922)创作于明治时代末期与新时代交替期的长篇小说。该文本叙述了阿玉从自我意识的觉醒到希望破灭的内心波动。其命运中反映着日本近代时期的“青春”挫折感(小泉浩一郎197)。森鸥外一生处于...

浏览全文 阅读(28806)

叶荭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诗学、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了解物哀就不能把握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难以正确深入地理解日本传统文学以及日本文学的民族特色,也很难全面地进行日本文论及东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物哀之美,即是那种悲戚荒凉的心境产生出的悲剧美、...

浏览全文 阅读(28777)

张巍胡晓红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文学理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带有认识论思想的知觉艺术。詹姆斯关于知觉艺术的观点涵盖意识、印象、想象力等经验领域。对作家而言,知觉是一种了解、感受生活的方式;人们在质疑、反思、诠释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真相,借助知觉的力量成长。...

浏览全文 阅读(28740)

江锦年眼睛意象在超验主义散文中高频出现。而且,意象的功用除了具有具象性特征外,还在于它是“感觉的‘遗存’和‘重现’”(韦勒克沃伦212)。这样一来,它又必然将我们引入类似和比较的领域。因此,在研究超验主义散文的思想蕴涵,审美风格以及多元文化特征时...

浏览全文 阅读(28668)

陈赛花一、读者反应批评与空白艺术回顾历史,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焦点经历了两个转向:从作者转向文本和从文本转向读者,后者即读者反应批评或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认为:文学绝不是局限于文本之中而孤立的事实,而必须依赖于读者的阅读才能实现其效应的动态过...

浏览全文 阅读(28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