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由河南省文化厅主管主办、传奇故事杂志社出版的一本以解读历史为主旨,集知识性、品位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化刊物。现分为红、蓝两个版本出版。《百家讲坛》(红版)以正说历史为主,强调探究历史真相。同时,还将涉及地理、天文、文学理论等诸多方面。在2010年,我们将诚邀名家、专家,加大原创、首发;推出重量级人物,打造历史经典;更系统、更系列,突出本刊的唯一性、权威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文学性和生活化并存,使刊物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百家讲坛》(蓝版)走出“正说”历史局限、弘扬深度悦读、纵论社会生活
文集访问量: 13546 次
音乐列表
张鸣清史界有个说法:清朝的皇帝中没有昏君,个个都很勤政。其实,同治就是个昏君。他喜欢出宫微行是人尽皆知的事,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微行,不可能那么老实,只听戏吃酒。他的暴病,据坊间传说,就是因为外出游冶,染了梅毒。同治不到二十岁就翘了辫子,一生的事...
汪微微包拯包大人走向神坛的一生,是从被“刷黑”开始的。包大人生就一副书生样,白面净脸、眉清目秀。至于那张广为流传并被编排成各种段子的黑睑,以及那个犹如贴了标签的月牙胎记,当然只是善意的谎言,不过是为迎合他后来的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形象。试想,一个...
庄小艳董卓挟持少帝,把握朝政,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唯有并州刺史丁原站出来强烈反对。董卓想杀丁原,却忌惮丁原义子吕布,怕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李肃是吕布的同乡,便自告奋勇去当说客诱降吕布。李肃见到吕布,先叙了发小情谊,再献上宝马金珠,吕布感激不尽。之...
罗日荣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国,瓦岗寨势力最强大。张亮投靠瓦岗军,虽因文不成武不就而未得到重用,但他却有一双善于察言观色的眼睛,以及一颗出人头地的心。为了达到目的,张亮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史书上说他“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因此,告密就成了他仕途...
苏小鸥舒尔哈齐出生于1564年,祖父是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父亲为当地领袖。舒尔哈齐五岁时,生母不幸去世,家事开始由庶母主持。为了不被庶母说自己是吃白食的,刚刚五六岁的舒尔哈齐便跟随双胞胎哥哥努尔哈赤到深山野林中,采集松子、木耳、蘑菇,猎取野禽,然后...
李兴濂东汉末年,赵昂在边陲之地当地方专员时,妻子王异和子女留守在天水郡(今甘肃天水)西城。西城有个叫梁双的官员反叛朝廷,率兵攻破西城,王异的两个儿子不幸倒在了刀劍之下。为保自身清白,悲痛之余,为了避免引起敌人的注意,王异披上一件浸在粪水中的麻衣,...
江南《庄子》中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神奇而可笑的故事:在蜗牛的左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右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这两个小国经常为了争夺土地而发生战争,动辄伏尸数万,血流成河……庄子生活的时代,诸侯国之间的“国际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蜗角传奇”不断...
余竞跃在《三国演义》中,徐州牧陶谦临死时,面对强敌环伺而子孙无能的艰难局面,将徐州“三让”给了时任平原相的刘备。历史上,徐州确实被让给刘备了,只不过,让的人不是陶谦,而是陈登,是他一手促成了刘备接管徐州这件事。陈登本是陶谦手下的典农校尉。陈家世代...
段钱龙当宋真宗朝最著名的文臣陈彭年去世的时候,宋真宗亲自驾临陈家,痛哭许久,并对宰相感慨:“说起博学多才,当今世上极少有人能够和彭年相比。自从彭年来到朕的身边,他日夜操劳,勤于国事,从来没有请过假。朕多次提醒彭年,希望他多休息,注意保养身体。可是...
佚名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由于苏联没有签署《波茨坦公告》,日本便要求苏联从中斡旋,想与盟军进行和谈。之后,日方开始等待苏联的答复和盟国的最后通牒。7月28日,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记者招待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