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日本遭原子弹袭击,都是翻译惹的祸

  • 作者: 百家讲坛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281
  • 佚名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由于苏联没有签署《波茨坦公告》,日本便要求苏联从中斡旋,想与盟军进行和谈。之后,日方开始等待苏联的答复和盟国的最后通牒。

      7月28日,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记者招待会。当时,日本官方通讯社——同盟通讯社发表了铃木声明的英文译本:“我认为联合公告只是重复开罗会议声明。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看不到重大意义,只能完全将它忽略,并且为了成功地结束战争而坚定地战斗。”——铃木明确拒绝了《波茨坦公告》,决心要与盟军决一死战。之后,美国于8月6日向广岛投下原子弹,令十万人丧生;8月9日,再以原子弹轰击长崎市。

      事后,美国表示,如果日本不拒绝《波茨坦公告》,美国就不会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而根据日本战后文献及铃木的发言,日本当时并没有拒绝《波茨坦公告》,只是暂时不予置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铃木在回应《波茨坦公告》時,没有明确地说“暂不置评”,而是用了意义含糊不清的“默杀”一词。“默杀”这个词没有对应的英文单词,即使在日文里也可以解作“不置评”或者“拒绝”等意思。而日本同盟通讯社却将此句翻译成“完全忽略”《波茨坦公告》,路透社和美联社更是翻译成“拒绝”《波茨坦公告》。美国战时总统看到的文本正是路透社和美联社发出的版本。在关乎国家存亡的声明中,铃木显然不应该说得模棱两可。

      但铃木是位日本政客,日本政客说话一定是模棱两可,这是惯例。同盟通讯社的翻译员却在不清楚铃木声明的原意的情况下,选择了错误的译文,把“完全忽略”《波茨坦公告》的话硬塞进铃木的口中。路透社和美联社编辑又将“拒绝”《波茨坦公告》的话硬塞进铃木的口中,这才导致日本连吃两颗原子弹。

      本文标题:日本遭原子弹袭击,都是翻译惹的祸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9604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