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文史
《贵阳文史》遵循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力求办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为社会主义物资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本刊从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科技、教育、民俗等方面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介绍贵州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宣传贵州,了解世界。
文集访问量: 4877 次
音乐列表
刘英相对于城市的“快”,“慢”是乡村的一种特性,更是树木的生长本性。田地里老牛慢悠悠地踱步,白鹅摇摇摆摆地蹒跚,是一种别样的景象和情趣。树木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生长,从生根发芽到破土,到伸展抽枝,到开花结果,从容不迫,一切皆道法自然。耳闻丰乐镇古树...
傅传耀宽和处世、礼让谦恭给民间留下了布依人的好口碑,无论什么民族都异口同声:布依族是一个和善的民族、温和的民族、勤奋的民族,当然,还是一个歌舞的民族。这些雅称,为他们与多民族相处赢得了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我相信,这个民族会越来越昌盛、越来越聪明...
黄圆第一次听到“板桥”是十多年前,那个时候那里的藤器名声远播。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板桥藤器”,更是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相连后的无尽想象。全中国叫做“板桥”的小镇有很多,遵义板桥镇以“藤编一条街”为人熟知。遵义板桥镇,初建于清朝康熙元年...
罗强烈我们在读史过程中,常常能看到“古大臣之风”这个词语。“古大臣之风”往往是指一些在君主专制下的大臣,他们能够不畏威权,坚持正直原则,也指相对能够焕发自己坦荡光明、健康自由的人格品质。毛泽东所称道“诸葛一生唯谨滇,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就是一...
周诗若新中国成立后,由贵州省志办编写出版的《贵州省志·民政志》,录入了八年抗战期间在贵阳建的两座黔军部队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一座是建在地名叫纪念塔的“国民革命军第102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塔);另一座是建在三桥街上的“国民革命军第86军抗战将...
徐开新今天花溪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栋栋一排排靓丽高楼拔地而起。然而在花溪中老年人的茶余饭后闲聊中,不时会提到让人难以忘怀的几栋建筑物。清晖楼建于清代道光至咸丰年间(19世纪中期),位于今花溪公园核心地段,花溪河北岸龟山脊背,占地约400平方米,...
肖先治2014年,我国乐坛著名的女作曲家严金萱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严金萱1924年出生于贵阳市,从小受到音乐熏陶,喜爱唱歌。在贵阳筑光音乐会,经常学庸老师等指导学习声乐和基础音乐知识。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和救亡歌咏活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
刘正绪清末,贵阳城区的交通处于农耕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的转型时期。从光绪末年至民国中期,贵阳以人抬轿子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缓慢向半机械的交通工具——马车、人力车、自行车和新式交通工具——汽车转变。抗日战争爆发后,贵阳成为后方军事重镇,汽车运输业迅...
陈浩武1904年的秋天,柏格理牧师满怀传道的使命,只身来到石门坎。2015年的秋天,柏格理的孙子史蒂芬先生,携夫人和一双儿女来到石门坎,寻访祖父的足迹。祖孙出现在同一空间,前后时空跨越110年。100年,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叫沧海桑田。从柏格理牧师...
朱正琳微信群里有人叹了一句:“什么时候再去石门坎看看!”几乎是自言自语。不料群里反响热烈,报名要求同行者众,一个感叹瞬间变成一个动议。群主陈世和当机立断,出面组织安排;群友蔡瑞民自告奋勇,承担起“后勤”工作。一行16人,平均年龄六十好几,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