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星子冒名顶替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近年来,不断有虚报冒领补助、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被曝出。最近甚至还有妹妹在未成年时冒用同名姐姐身份证结婚的情况。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文学作品中,“替身梗”似乎百用不烂,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让人感慨不已。21世纪了尚有这样的事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晏建怀南宋有几个时间节点是颇值得人们注意的。1127年5月,金人破开封、灭北宋之后,宋徽宗之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成为了南宋第一位皇帝,是为宋高宗。金人随即展开“搜山检海”行动,赵构从应天、镇江、扬州、杭州……温州,辗转十余个州府,一路南逃,仓…[浏览全文][赞一下]
杜玮2018年10月30日,94岁的金庸离世。当晚消息传来,各种形式的纪念文章立即刷爆朋友圈,不少人提到:初识金庸,是从《武林》杂志连载的《射雕英雄传》开始的。1980年代,《武林》创刊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广州,是中国内地第一本武术类杂志。从创刊起,《…[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志菲京郊的一个僻远小山村,因为被发现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红歌原创地而变得热闹起来,人们带着特别的红色情愫来这里寻访。开国领袖毛泽东曾为这首歌改过歌词,从普通百姓到中共领导都曾无数次高唱过这首歌。这首歌就是“颂党第一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旷世之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唐吟方王个簃晚年捐书画及个人收藏于故里,当地政府于文峰塔辟艺术馆对外展示。余最感兴趣者为王个簃文房笔墨,盖工具所示与画家艺术追求关系最为直接。余观个簃所用毛笔多硬毫,且多秃笔,故能藏其锋锐以钝厚示人。南京赏石界有两派,一派以雨花石为主,雨花石体形小,以水浸…[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建民在鲁迅的众多著述中,有一部显得相当别异。这就是他与许广平的往来通信集——《两地书》。不说身后,鲁迅生前,名气就极大。文章无论小说,散文,尤其杂文,出手便“剑气”逼人,引动知识界,甚至普通民众热捧。眼下,鲁迅要出通信集,与爱人的“两地书”——“名人”加…[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克敌“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同人和封建保守派之间互相攻击批判,极为正常。但后来在新文化运动内部也产生矛盾以致后来分裂,多少让人们觉得有些惋惜,而当事者在某些问题上的处置不当,也许就成为以后矛盾激化的种子。当然,无论其思想观念…[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友麒吴荔明梁启超的“失望和厌倦”1913年,在杨度与梁启超不约而同的举荐下,袁世凯于9月封蔡锷为“昭威将军”,同时召其进京。蔡锷到北京之时,正是熊希龄为总理,以进步党人为基干组成“名流内阁”,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之时。大家对袁世凯都存在好感和希望。蔡锷到京…[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燕青1938年,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陆军大学奉命从湖南桃源县迁往贵州遵义。代校长蒋百里(蒋方震,字百里)本来就有心脏病,为抗日、迁校积劳成疾。从衡山出发时他的心率已经超过一百。到桂林后由于不断受邀演讲、接待来访,身体感觉不好。到柳州后开始夜间出冷汗,随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曾祥金1942年5月2日至10日,为庆祝“满洲帝国”十周年,周作人作为汪精卫的随员,赴伪满访问。后又于5月11日下午随汪精卫乘机抵达南京,此后几天一直在南京参加宴请、发表演讲等,直到14日下午乘车北返。这是周作人在时隔35年后重返南京,于他个人而言,自是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峰1898年10月24日,在湖南省湘潭县乌石村彭家围子,家境贫困的彭民言家喜得一子,取名彭德怀。他就是后来被人们称颂为“横刀立马、临危受命,知难而进、勇为前驱”的开国元勋彭大将军。彭德怀这一代有兄弟三人,老大彭德怀,也就是我的大外公;老二彭金华,即我的亲…[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合敏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对于干部子女尤其是高级干部子女,他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强调:“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最爱君人世间,有真相这么回事吗?实际上,很多事,很难有真相。作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马案”(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案),100多年过去了,现在仍然疑窦重重。1?同治九年(1870)七月二十六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很快就在江宁(以下称为南京)迅速传播开来:两江…[浏览全文][赞一下]
毛晨钰如果清朝的皇帝们聚在一块儿玩“扮猪吃老虎”的游戏,笑到最后的一定是乾隆。1735年10月8日,前一天还能处理政务的雍正皇帝骤然驾崩。国家突然失去权力中心,并没有引发腥风血雨的斗争。早在雍正元年,这位皇帝就在密函中写下了皇四子弘历的名字。弘历算得上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苏双碧一1963年,历史学会党组书记、北京市委党校校长赵征夫奉调西北局,北京市委派廖沫沙兼任历史学会党组书记。廖、吴在历史上并没有特别关系,但1961年吴晗写成《海瑞罢官》剧本时,廖沫沙曾经写过欢迎吴晗从史家走到戏家“破门而出”的创举。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好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晓明胡博1948年,一场几乎可以说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大会战——淮海战役爆发了。从这一年的11月6日起,至1949年1月10日止,这次历经66天的、堪称中国近代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会战以国民党军队的惨败告终。经此一战,国民党军队精锐尽失,再也无力抵御解放军的攻…[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泰平缔约的主要考虑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周总理征得毛主席同意后,在中日复交前就明确提出的主张。周总理提出分两步走:先复交,再缔约,但不仅仅是缔结和约,而是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主要考虑有二:一是为提升两国关系;二是照顾日本的难处。蒋介石集团1952年与日本签…[浏览全文][赞一下]
木杉刘知幾和吴兢是唐代官方修史机构中的杰出公务员,曾合作修撰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实录。本来,两个热爱史学的青年未来可期,但彼时的史馆风气不怎么样,高层的政治斗争蔓延其中,领导又是个外行,要求修成的史书为当权者隐恶扬善。乌烟瘴气之中,二人愤然交上辞职信…[浏览全文][赞一下]
木杉明代中晚期的郭东,祖上是唐代大名鼎鼎的郭子仪,这一家族后来少有建树,一直到郭东这一代,才又名震四海了一把。40多岁时,郭东到留都南京任刑部主事,可年迈的父母在山西老家。郭东是个孝子,他考虑把父母接到身边来,无奈父亲死活不肯离开故土,只有母亲在他的再三劝…[浏览全文][赞一下]
木杉海瑞的辞职可谓饱含憋屈。其在应天巡抚任上大力惩治贪官污吏,打击豪绅富户,损害了众多权贵的利益,大家都恨他恨得牙痒痒,有的人就跑去告状。海瑞虽然上了奏折为自己辩护,但他得罪的人太多,不少人趁机落井下石,朝廷抵不住压力,只好下令改任他为南京粮储。明明是正直…[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