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8577
    2023-11-09
  • 【俄罗斯】约瑟夫·布罗茨基盲音乐师盲人在夜里自行其道。夜里更容易穿越广场。盲人活着是为了摸索自己的路,用双手轻抚世界,既不识光也不识影,他们的手拂过那构筑成男人、女人、儿童、金钱之墙的石头,那不可能打破的墙,最好沿着它随之而行。音乐让自己朝它撞去而石头将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640
    2023-11-09
  • 家国情怀是中国诗歌古老的传统。在个人与时代结合中寻找诗歌的现代化之路,新诗伊始就已充分萌孽和壮大,郭沫若的《女神》就是蔚为壮观的实践。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抗战时期,这种结合更是有了深厚土壤。早在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在《新诗杂论》一书中,结合时代发展和外国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454
    2023-11-09
  • 1969年2月24日我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石码镇,这个小镇也是著名诗人舒婷的出生地。由外婆养到四个月后被父母接到漳州市,但回石码依旧是童年我的最爱。外婆经营着一辆卖零食的小推车,早晨推到镇中心圆圈摆摊,傍晚推回锦江大码头。手推车很沉,瘦小的外婆双手拉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410
    2023-11-09
  • 我为何写诗?答案也许就一个爱字。爱是一个燃烧的字,也是一个辽阔的字。对于我,爱是广义的,不仅仅爱诗歌本身,爱祖国、爱亲人、大自然、动植物,爱真善美,爱艺术,爱弱小苦难的人们,爱正直、正义的高贵品质。所以,我一直以为诗歌的信念就是爱的信念。一个诗人唯有将爱当…[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412
    2023-11-09
  • 雷文二十岁左右生活在水上风把持着我的人生。三十岁膝下有子已无暇顾及风景。四十三岁后残缺的身体爱上了沉默我还是来了,与一群灵魂相同的人二十岁时的水,早已去到大海山下的春天也成了人间旧事光雾山的树,正集体散发着新绿枝条与花朵摇出清香給迟到多年的人,一个朴素而精…[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72
    2023-11-09
  • 陈雨潇是粮食每天摄入,但不自知那些习惯来访的情绪、反应隐匿的翅膀,覆盖向风中摇动的城市当睡眠铺上白布冰山浮现,漂移、倒映在古老的海面,结出宿命的雪其中的奥秘,有谁洞悉?重叠的面孔,闪烁在高楼序列整齐的窗户在飞驰的金属海浪里,人群涌动什么控制着我与时代,指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433
    2023-11-09
  • 不会有更多词语被我拥有不会有更多涌上唇边的爱配得上被我说出,也不会有更多闪现在我生命中的人需要被纪念。纪念不停腐烂不会有更多留存。不会有更多高傲的群山等待我征服,不会有更多征服的欲望。不会有更多美妙,值得驻足不会有更多困兽像我一样,貌似拥有无限自由却陷于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89
    2023-11-09
  • 雨线垂直如帘珠,隐现江汉平原的河流和田野。屋顶发生响应的轰鸣姐姐头戴斗笠,跑向父母的屋檐鬢发间的栀子花香,交融白亮雨线夏日阵雨的箭镞射向杉树细密的枝干避雨的少女停歇在县城的公交站牌怀抱图书的少年,从新华书店奔向农场中学凹字形的校舍。多年之后他尾随着华北平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66
    2023-11-09
  • 读康雪的诗,才知道诗歌可以如此美好,时间如此洁净。以前总认为熟悉康雪的诗歌,有着让人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和无穷的语言魅力,细细品读完读康雪诗集《回到一朵苹果花上》,终于对康雪有了新的发现。这本诗集,诗人主要以女儿为主题,写出了一个初为人母的女诗人对于生命、对…[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94
    2023-11-09
  • 在当下中国诗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抒情,被视为了一种落后的或者说过了气的诗写方式。有些人认为,现代诗歌应该摒弃自我,需要以物观“我”,采用一种第三者的视角,理性而又冷静地解构世界。他们排斥抒情,以一种冷硬的“物”的眼光关照事或物,把所谓的“智性诗”奉为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16
    2023-11-09
  • 最近十年,青年诗人熊曼为诗坛奉献了好几本精美的诗集,并发表了许多优秀的诗作,在诗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近读到她在诗集《少女和理发师》(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让我对什么是真正卓越的诗歌和如何才能产生卓越的诗歌这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什么是真正卓越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46
    2023-11-09
  • 诗的直觉与思维,作为一种可变化的内心创作镜像,是让心灵要说的内容,变成心灵自己可看的对象。而欧阳江河的诗集《长诗集》中,就含有一种山脉的逶迤和神往远方的内心镜像。周敦颐所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正是意蕴一种诗的可能镜像,既可以做到心灵的内在观看,又可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286
    2023-11-09
  • 在百年新诗波澜壮阔的背景上,女诗人以独有的情思神采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构成新诗艺术流变和精神长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活跃在当代诗坛的60后诗人三色堇,她一出现就引起诗界的关注,其吟唱带着个性十足的生命经验和开阔辽远的审美疆域。评论家张清华认为她的诗有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223
    2023-11-09
  • 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海子今夜你的黑头发是岩石上寂寞的黑夜牧羊人用雪白的羊群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黑夜比我更早睡去黑夜是神的伤口你是我的伤口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雪山用大雪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雪山女神吃的是野兽穿的是鲜花今夜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使我彻夜难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203
    2023-11-09
  • 偶遇[波兰]切·米沃什黎明时我们驾着马车穿过冰封的原野。一只红色的翅膀自黑暗中升起。突然一只野兔从道路上跑过。我们中的一个用手指点着它。已经很久了。今天他们已不在人世,那只野兔,那个做手势的人。哦,我的爱人,它们在哪里,它们将去哪里。那挥动的手,一连串动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086
    2023-11-09
  • 进入20世纪,面对现代性,感受现代生命,走向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在整个20世纪中我们的“现代”始终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但是“现代性危机”也深深地击中了我们的灵魂和生活,成为我们生存的一种基本状态,也成为我们精神思考和文学表达的一个重要向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010
    2023-11-09
  • 李少君杜甫是一个一生颠沛流离的诗人,其诗歌形象,一般也被认为是忧国忧民、比较悲苦的形象,从各种关于杜甫的画像雕塑就可看出来,但奇怪的是,我们读杜甫的诗,有时并没有这样的感觉,问题在哪里?我通过深入阅读,觉得主要有两个特别之处起到了作用,一是杜甫曾经是一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996
    2023-11-09
  • 春祭回到山坳里,回到祖居老家就知道祖先还在,祖先与青山共在站在树下,清风就会吹来祖先就在你耳边低语走到田野间,细小的虫鸣声中祖先就沉默下来,乡村异常安静桃树李树杨树桂花树整整齐齐围护祖居代替你们陪伴祖先、照料院子麻雀燕子青蛙仍旧居住四周子孙们举牌捧碑敲锣打…[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012
    2023-11-09
  • 近日,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强调,“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要不为低俗庸俗媚俗作品和泛娱乐化等推波助澜”。这为新时代的诗歌评论指明了方向,也为网络狂欢背景下诗歌评论的泛娱乐化倾向亮起了红灯。有人说,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017
    2023-11-09
  • 2021年8月,随着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下文称《意见》),要推动新时代文艺评论内涵式发展的话题在全国评论界引发强烈的反响。仲呈祥、白烨、邓凯、范玉刚、张晶、…[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推荐作品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