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2001
    2023-11-09
  • 邹建军新时代诗歌作为一个新的命题,是指当代诗人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写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作品,推动中国诗歌的进步和发展。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对于“本真性”的追求,确是不可忽略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所谓诗歌的本真性,是指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所表达的,是他自己的本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60
    2023-11-09
  • 远人爱,是男孩站在燃烧的甲板上努力背诵着“男孩站在燃烧的甲板上。”爱,是男儿稳稳站立着演说在那艘可怜的正遭受火焰吞噬的沉船上。爱,是那固执的男孩,那船,甚至是那些游泳的水手们,看起来都像是教室的平台,或者是个借口停留在甲板。爱,是燃烧的男孩。(陈瑛译)任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18
    2023-11-09
  • 金国泉沈天鸿的现代诗歌理论及其美学建构,除了体现在他的《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这本现代诗歌理论专著中,相当一部分还散轶在他的序跋之中。我认为,两者相加才能构成沈氏现代诗歌理论的完整体系。也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出发,才能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并“把盏”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53
    2023-11-09
  • 吴平安诗是古代文学的正宗,处于中国文化文类等级的上层,小说则属稗官野史,假语村言者流,很难想象尊卑观念深入骨髓的士大夫会屈尊纡贵,将二者嫁接为诗体小说,即便是叙事诗,与浩如烟海的抒情诗相比,也是凤毛麟角。“叙事诗”与“诗体小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偏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08
    2023-11-09
  • 李云被苏东坡命名的“郊寒岛瘦”,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和贾岛,他俩还各有诗号,即“诗囚”孟郊和“诗奴”贾岛。这诗号显然和“诗圣”“诗仙”“诗神”“诗天子”等诗号比少了气势和飘逸感。孟郊比贾岛大28岁,是忘年交。把他俩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诗歌,道同才志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06
    2023-11-09
  • 逃之夭夭她把椅子往光里挪了一下再挪一下直到把自己全部放进去这花花绿绿的季节搁在年轻那会真是做什么都好可是,现在现在,她的日子只剩吃饭睡觉晒太阳只剩,咒那个挂在墙上看着她眯眯笑的男人三年前扔下她她,再找不到别的事她今年九十五她是我奶奶——原载《中国民间短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85
    2023-11-09
  • 李小军才来城里住了几天,母亲就待不住了,一边说城里好一边念叨她乡下的玉米,辣椒,果树念叨她老屋的粮食,房前屋后的她拾掇好过冬的柴火,她还念叨着要去看看他的老娘,要去田野和庄稼们拉拉话,踩着柔软的土地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她说她心里会特别的踏实她不知道,她的故…[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87
    2023-11-09
  • 梁永利无字之字,有鸟声,有虫鸣你来,山上露出磐石种哪一种花,都离不开心花四月初八日,天香弥漫乡野小白兔与乌龟一道在祭坛旁,学习闭关袈裟包裹过隙的云九龙意会人间带善的手指佛光显发,甘露普洒洗去庭前污垢,等待洁净的人用真言找回自己的慧根石阶绿了一层,不是因为苔…[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47
    2023-11-09
  • 周八一我们煮茶,读经冥想白蝴蝶轻盈的梦。蹁跹在苍茫的人世忘掉漫长的孤单尖叫的苦寒一把刀,已收敛了光芒隐藏在骨头缝里删掉多余的话一个词抱紧另一个词一双老手攥紧另一双老手握住长夜的温暖嘘,星空下的耳语正吹开迷人的月晕月光的蜜,悄悄流淌在你我——原载《延河诗歌特…[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17
    2023-11-09
  • 朱夏楠“花瓶打破之后,把碎片拼凑起来时付出的一片爱要比它完好时把它的完整视为当然的爱更强烈。”1992年,沃尔科特凭借《西印度群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演说中他如是说道。二十年后,他的诗集《白鹭》获得了艾略特诗歌奖。在这部终结之作中,他努力弥合着破碎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03
    2023-11-09
  • 羊子灵魂在冷与静中站立《听雪》是向瑞玲第二部诗集,是向瑞玲人生旅程中的一种印证:有面对自我静静的独白,有在人在事之前款款的倾诉,有对景对物对时光的点到即止,让感触、感悟与心性、心地凛然站立,把生命的诗情和诗歌的空白、意境的独特与文字的禅韵一一呈现出来。其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80
    2023-11-09
  • 廖全京在新诗回暖的季节读到牛放的诗集《诗藏》,那感觉可以借用卞之琳的诗句表达:“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无题一》)这是诗的春潮,情的春潮,牛放的诗是其中的一朵浪花。《诗藏》收诗作68首,分别归入“最后的净土”“最后的民族”“最后的皈依”三章。对于自己在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49
    2023-11-09
  • 胡弦慕白的诗,山水类占了大量份额。集中读他的诗,感觉他更像一个山水行吟诗人。这也许是他把诗集命名为《行者》的原因。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十分发达,是中国文学和中国精神、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家辈出,名篇迭出。到了当代,山水诗却处在了一种很尴尬的境地。由于工业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06
    2023-11-09
  • 刘大伟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认为,诗应该表现人类的状况,其表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40
    2023-11-09
  • 许陈颖冥想穆旦1为什么万物之灵的我们,遭遇还比不上一棵小树?今天你摇摇它,优越地微笑,明天就化为根下的泥土。为什么由手写出的这些字,竟比这只手更长久,健壮?它们会把腐烂的手抛开,而默默生存在一张破纸上。因此,我傲然生活了几十年,仿佛曾做着万物的导演,实则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87
    2023-11-09
  • 何琪学东在孙文波的诗歌写作历程中,他始终坚持对生活更加具体和真实的“触及”,即如何将个体的日常生命经验进行诗性改造。而在这种“改造”的过程中,“叙事”不仅是他诗歌写作的手段,更成为他诗歌的一种标志性风格。在孙文波看来,“叙事”是他将“日常生活”融入诗歌的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19
    2023-11-09
  • 孙文波随着写作时间的推移,很早以前我就意识到,并越来越明确地相信,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诗歌其实是对自身与所处现实,进行的某种具有认识论意义的解析。这一解析的主旨是通过理解现实生活,以及将之与由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进行语言重组,并将个人的主体性加入其中,从而获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85
    2023-11-09
  • 孙文波奢侈诗没有比蓄意让我更厌倦的。突兀,也不惊奇。穿过墓园的十来分钟时间,我阅读了好几座碑铭:陈氏伉俪,乔姓考妣,还有一位张姓慈母。他们代表了来世。对于我不过是过眼烟云。我的目的是到海边栈道闲走,那里的曲折有意思。人性的亭阁指向风景。是冬天晒太阳的好去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789
    2023-11-09
  • 采访者:王文静,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受访者:杨庆祥,诗人王文静:让我们先从您的诗歌写作谈起吧,如果以13岁作为写诗的起点还算准确的话,到目前为止,您经历了怎样的诗歌写作上的自我嬗变呢?杨庆祥:虽然比较早写分行体,但真正找到诗歌的内在语感大概要到2000…[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750
    2023-11-09
  • 庄晓明一对于当今诗坛的乱象,恐怕没有人会真正的满意。如果不能为判断诗歌的优劣,建立一个基础的标准,恐怕终非诗歌的福音。然而,如何建立这基础的标准,又并非易事。这里,我想提出一个似乎保守的建议,竞争先锋的当下诗歌,不妨暂后退一步,让我们回到伟大的古典诗歌传统…[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推荐作品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