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隆森等人将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给测试对象:在第一段录像里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采访过程中,他谈吐不俗,表现精彩,不时赢得台下观众的掌声;第二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一位非常…[浏览全文][赞一下]
新西兰山林里有一种灵猴,这种猴与其他种类猴子一样,都是群居生活。灵猴群落里有森严的等级制度,猴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般有食物都是猴王优先享用。可总有这样的猴子,当树上掉下一个苹果的时候,别的猴子都不敢碰,只有它跑上前,三下五除二把它吃掉。群猴看到它吃掉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故事发生在饥荒年代。有一户白姓人家,生活困顿,眼看一家人就要维持不下去了。他的东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毅然拿出所剩不多的一点儿粮食送给了白家。可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东邻的一个小女儿,由于家里实在没有可吃的东西而丧失了生命。村里人都说,白家人欠了邻居一条人命,…[浏览全文][赞一下]
朋友来访,看到女儿大学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不禁夸奖起自己的女儿来:“我女儿大学一毕业,就到一家外资企业了,现在老板还要送她去国外进修,我女儿真厉害。”我问:“能不能请您女儿帮我女儿向她们公司引荐下?”朋友立刻不屑一顾地說道:“你女儿长相一般,人家不会要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国有一个大夫叫季孙行父,死后被谥为“文”,人称季文子。此人非常谨慎,做事三思而后行,大家都佩服他。孔子听到这事,含蓄地批评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今人很少有人认真读古典,以讹传讹的东西特别多。比如这个“三思而后行”,很多人认为是孔子说的,是孔子提倡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作家三毛说过: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本来就预备好了两种答案。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他意料中的。所以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只要有正当的理由。我们常常选择做一些自己不愿做的事,因为怕让人失望,怕得罪人。即使理由正当,也不敢拒绝,结果委屈了自己。…[浏览全文][赞一下]
网络上有个故事,一个有钱人,带母亲去看牙医。母亲一生贫寒,挑选了最便宜的假牙。医生耐心介绍各种牙质的差别,目视有钱人,意思是让有钱人尽尽孝心。可是有钱人无动于衷,坐看母亲掏出个小布包,一层一层地打开,拿出积攒的零钱,交了押金。说好一周后过来镶牙,然后有钱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桌子上有两个香烟盒子,一个是大陆出品的,一个是宝岛台湾出品的。大陆出品的烟盒上,一面写着“吸烟有害健康,尽早戒烟有益健康”;一面写着“戒烟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这是抽烟的人每天都可以见到的提醒。吸烟有什么危害?“尽早”是什么时候?是一个月,还是一年后?抽象…[浏览全文][赞一下]
闲来看到一则旧闻,让人唏嘘。1975年6月30日16点钟,某航空公司班机,在由花莲飞抵台北机场降落时,因为发生误差,落地后又偏离跑道,而毁成三截,造成二十六人死亡,大部分人重伤的惨剧。事后据生还者表示,当时因为飞机已经降落地面,许多人认为平安抵达而立即解開…[浏览全文][赞一下]
从前有个愚人,要在家里设宴请客,打算用牛奶来招待客人。考虑到客人很多,必须提前收集牛奶。他想:如果我从今天开始,每天去挤牛奶,到时候牛奶太多,就没地方存放;不如将牛奶都存在母牛肚子里,等客人来的时候,再把牛奶全部挤出来,既新鲜又方便。愚人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浏览全文][赞一下]
把什么都往心里塞的人,最后就是一个傻子,把什么都不往用心去装的人,最后也会是一个傻子。把自己想做的事,让天下的人去做,是政治家。这个世界上最让人高兴好听的话,就是你自己听到的假话,因为比鲜花还要漂亮的花,只有塑料花,而思想家就是考虑如何让塑料花能够溢出芬芳…[浏览全文][赞一下]
幼小的时候,我以为翻越过了远处的山峦,跃入眼帘的境况就一定会是一马平川。长大了以后才知道,山峦的那边,还有山,甚至比眼前的山峦还要险峻,还要让人心悸。让人心旷神怡的一马平川,还是依然那么遥远!幼小的时候,以为大人们都是开心快乐的,总是盼望自己快一点长大。可…[浏览全文][赞一下]
人不能太闲。一旦太闲,就容易想得太多,先是前思后想,接着左思右想,最后胡思乱想。别人也许无心的一句话,闲人听了就要浮想联翩,对号入座。《西游记》中,孙悟空之所以大闹天宫,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的闲。刚当弼马温时,老孙其实很喜欢这份工作,算得上兢兢业业,把那些…[浏览全文][赞一下]
裴宽是唐玄宗时期的大臣。在初任润卅参军时,有一天家仆乐呵呵来报:“大人,有人送来一整只梅花鹿肉,我已安放在后院厨房里面。”裴宽忙问:“何人送鹿肉來?人在哪里?”家仆道:“来人说一点小小的鹿肉,都不好意思留名,说完放下就走了。”裴宽沉思片刻对家仆说:“你把鹿…[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位企业管理者曾跟我说:“以前觉得工作特别辛苦,之后是越来越辛苦,但奇怪的是,却觉得比以前幸福得多。”我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现在自己终于能诚实地面对自己了。”和我预想的答案一模一样。他抿了一口加水的酒,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從工作层面上考虑,是越来越辛…[浏览全文][赞一下]
战国时期,魏国人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获得了秦昭王的信赖。秦昭王不仅封范雎为应侯,聘请他出任宰相,还把从韩国夺取的汝南赐给他,作为封邑。不幸的是,没过几年的光景,韩国又把汝南夺了回去。除了关心战争的胜负,秦昭王还很关心范雎此刻的心情。他来到相府…[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一个人的亲戚给皇帝当御厨,他从这位御厨亲戚那里听到过皇宫的一些内幕,于是,逢人便讲皇帝大臣以及妃子们的掌故,那种亲切,仿佛皇宫发生的事情就是他们家的事情似的。自然,听故事的人,都仰望着他,觉得他有一门朝廷亲戚,厉害得很。窥见了大人物的隐私和秘密,仿佛自己…[浏览全文][赞一下]
假如,一个人能够有自己对事和物的认识,可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吧?因为,是不是可以说明这个人有一个正常思维能力,也说明这个人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而忘记了自己长着一个大脑呢?假如,一个人能够有自己对事和物的认识,且又坚持做到能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是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觉醒来再难入眠,顺手拿起《三国演义》,读至七十七章《玉泉山关公显圣》,心生感悟。话说关公被吕蒙所害,一魄不散来至玉泉山,大呼:“还我头来!”普净长老对关公说:“今将军为吕蒙害,呼还我头来,然颜良,文丑,五关六将众人之头,又是谁夺的呢?”关公恍然大悟,稽首…[浏览全文][赞一下]
《吕氏春秋》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人想买一只世界上最好的狗,邻居就为他选了一只强壮凶猛的猎狗。这个人心想,既然是最好的狗,又花了这么多钱,应该什么都会。他就训练猎狗捉老鼠,却总是办不到。他去求教鉴狗大师。大师告诉他:“这确实是一只难得的好狗。它的猎物是獐、麋、…[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