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陶俑仪仗队与部曲兵丁

  • 作者: 西江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4719
  • 温玉姬

      ?

      陶俑仪仗队与部曲兵丁

      温玉姬

      

      1980年5月在梧州市出土的南朝陶俑仪仗队文物。

      1980年5月,在梧州市原苍梧县倒水镇(现为长洲区倒水镇)发现了一座南朝墓。墓中出土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文物,如:青瓷骑马俑、陶牛车、陶乐坊、陶囷、陶禽舍及陶庄园等。多年来,这批文物一直收藏于梧州市博物馆。其中部分文物精品,目前在馆内的“千年岭南重镇 百年两广商埠”陈列展中进行展示。

      由于这批文物的生活气息浓厚,而且形态逼真,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南朝时期梧州人民的日常生活,所以经常引来游客们的驻足观赏。比如,在南朝墓中出土的一对通高12.3厘米,俑高8厘米,纵长22厘米,横宽5.6厘米的南朝陶俑仪仗队文物(见上图),就引起不少游客的关注。大家都特别想知道,在“事死如事生”的传统陪葬习俗下,这件陶俑仪仗队文物到底说明了什么。

      据专家考证,南朝陶俑仪仗队文物展现的是南朝的部曲兵丁。那么,什么样的人才会拥有部曲兵丁呢?

      部曲,原是军队编制及私兵的统称,后来又作为家仆之称。部曲制正式起源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后,由于诸侯混战,匪寇四起,农民为了自保,便去依靠士族大姓。这些人中的壮丁,常常会跟士族大姓的宗族、宾客、子弟、门生等一起,被编为带有自卫性质的军队,这些人都称为部曲,也称家兵。没有战争的时候,他们就是士族地主所掌握的主要农业劳动力,因此也被称为佃客。如果部曲得到主人的放免,就恢复平民身份。唐以后再无此称谓。这件南朝陶俑仪仗队文物的出土,正印证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同时,在此南朝墓出土的珍贵文物,也进一步反映出南北朝时期古广信居住着不少身份显赫的富贵之家,从侧面反映出古广信是当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岭南中心地带。

      岁月寻踪

      责任编辑:陈薇

      本文标题:陶俑仪仗队与部曲兵丁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1531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